欢迎来到投机取巧网

投机取巧网

8月制造业指数回升,反映原料成本高的企业年内首次低于50%

时间:2025-07-05 23:22:58 出处:探索阅读(143)

近期市场需求加快释放,月制原料企业积极备货;纺织、造业指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回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45.0%,反映企业产需回落明显。成本

随着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企业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年内8月制造业PMI指数企稳回升,首次但受疫情、低于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月制原料上述指数仍处于荣枯线以下。造业指数

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回升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反映低于临界点,成本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企业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8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表明支持经济回升的力量开始趋强;但指数水平仍处荣枯线以下,表明长期蓄积的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不可低估。调查企业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占比达54%,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占48%,表明企业生产经营面对的困难仍然空前严峻。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经济运行呈缓中趋稳势头。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恢复基础不牢固,市场需求持续不足,中小企业压力较大。

生产方面,尽管高温天气和疫情散发给部分地区生产作业带来影响,但随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恢复,制造业生产环境持续改善,企业生产活动持稳运行。8月生产指数为49.8%,与上月持平,略低于50%的荣枯线。

文韬分析,从二季度以来的生产指数走势来看,在4月份产业链供应链短期受阻导致生产放缓后,5-6月份生产活动较快恢复,进入三季度后,生产保持平稳运行,有效保障市场供给稳定。

需求方面,尽管消费品制造业需求较好释放,但受高温天气以及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仍有所偏弱,8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虽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仍处于50%以下。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4.4%,连续5个月上升。

文韬表示,从行业来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新订单指数都较上月有所下降,表明新动能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虽较上月有所上升,仍保持在44%以下,基础原材料市场需求相对疲软。综合来看,市场需求整体持续不足,经济回升动力偏弱。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生产、需求两个指数均继续位于收缩区间,表明制造业产需恢复力度仍需加强。受中秋临近等因素带动,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两个指数均升至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近期市场需求加快释放,企业积极备货;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45.0%,企业产需回落明显。

价格方面,8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4.3%和44.5%,比上月上升3.9和4.4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收窄。赵庆河表示,调查结果显示,本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占比为48.4%,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年内首次低于50.0%,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今年以来,为保市场主体,政府推出一系列退税缓费、融资支持、纾困稳岗、保通保畅政策,并取得较好成果,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影响持续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数据显示,8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对宏观经济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中型企业PMI为48.9%,虽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仍位于49%以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也都运行在49%以下,小型企业PMI为47.6%,不仅运行在48%以下,还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当前中小企业持续偏紧运行,困难较为突出,保市场主体、助力企业纾困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文韬说。

关于接下来制造业PMI走势,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预计年内PMI有望回升到50%荣枯线上方。“疫情仍是短期内最主要的因素,但随着疫情防控效果好转,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紧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将减弱。此外,随着前期政策进入落地显效期,基建投资、消费等需求指标有望继续回升,对工业生产形成带动作用。能源等保供稳价政策也有利于制造业生产的稳定。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