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平均数负增长,信托行业格局生变?
7月19日,上半收和数负生变记者注意到,年营2022年上半年,净利受疫情反复、平均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增长资本市场波动等复杂外部环境影响,信托行业信托行业经营业绩整体下滑,格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数均为负增长,上半收和数负生变只有净资产实现小幅正增长。年营
整体来看,净利信托行业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后进入调整期,平均资产规模、增长营收指标在2021年止跌企稳。信托行业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格局整体来看,上半收和数负生变信托“三分类”新规对信托业回归本源,而不再徘徊于类银行业务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现阶段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过往地产业务带来的“包袱”,会为转型进程带来哪些影响还有待观察。
那么,从长期来看,信托行业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业内人士如何看待未来展业方向?
经营收入明显下滑
记者注意到,对比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与中位数来看,2022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中位数的下滑速度明显高于平均数的下滑速度。
具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12.42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13.35%。如果剔除可比合并口径样本,2022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7.98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滑17.76%。
然而,2022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中位数为7.13亿元,大幅低于平均数,且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26.32%。不包括合并口径的样本中位数则为6.30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22.53%。
对此,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方面分析认为,这说明行业整体营业收下滑的同时,行业中枢下降更快,头部集中效应仍在持续。
总体来看,信托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发展特征表现为,行业头部公司也出现一定收缩,行业尾部信托公司保持平稳,但处于行业中游的信托有所增多,这与营业收入中位数大幅下滑的趋势相符。
此前,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信托业共实现经营收入205.15亿元,同比下降28.25%;实现利润总额为123.84亿元,同比下降31.42%;实现人均净利润42.72万元,同比下降29.50%。
相关分析认为,信托资产规模行业集中度较高,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集中度接近50%,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的增长主要由少数头部信托公司驱动。一旦头部信托公司信托资产规模增长放缓,对全行业的整体水平影响较大。
标品业务成为主流
有信托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信托行业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后进入调整期,资产规模、营收指标在2021年止跌企稳,但在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复杂外部环境影响,经营业绩整体下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数均为负增长,只有净资产实现了小幅正增长。
另一方面,尽管市场面临波动,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认为,在资产管理信托大类中,投资于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标品信托业务将会成为主流,从目前一些领先机构的做法来看也是如此。
“但是,这个市场是一个高度成熟的、竞争高度充分的市场,券商、基金公司在标品投资市场当中是主力,无论是业务能力、市场占有份额,还是人才、专业团队、投资经验以及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积累。”邢成进一步指出,这种先发优势不是轻易就能改变和撼动的。这是信托公司进入标品投资市场必须要客观面对的现实。
记者了解到,目前,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员工规模约500人,这些团队和人才专业结构大部分与原有的传统非标融资业务相匹配。
另一方面,随着资管新规颁布实施,虽然部分具有前瞻性的信托机构已经未雨绸缪,引入了新业务分类当中所需要的标品业务团队,但还是少数。
邢成认为,未来,信托公司新的业务模式将更加依靠科技去推动,这就对人才、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信托机构不能及时、果断、有序、科学地做好存量团队的培养转型和增量团队的引进,人才结构的问题将成为信托公司转型的一个最重要障碍。
探索全新转型之路
产品端方面,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告诉记者,从市场上看,优质资产一直都是稀缺的,而资金面较为宽松。整体来看,近期部分信托产品呈现出“僧多粥少”的情况。
对于行业格局的变化,有不愿具名的信托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整体来看,信托“三分类”新规对信托业回归本源,而不再徘徊于类银行业务起到了促进作用,鼓励打开新天地。另一方面,现阶段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过往地产业务带来的“包袱”,会为转型进程带来哪些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该人士认为,从这个角度看,短期难言行业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
长期来看,邢成认为,在资产服务信托业务分类当中,很多是信托公司所独有的,比如预付费资金管理、破产重整服务信托等,尽管这些业务一时还不能形成规模,或者成为核心业务收入来源,但毕竟是信托公司特有的业务领域,假以时日,通过不断摸索和积累,也有可能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转型之路。
展望信托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邢成表示,转型后的信托公司业态和样貌将与传统的信托业有很大差异。过去追求所谓的“金融超市”,要把公司做成一个大型的、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综合金融机构,这个目标恐怕要逐渐做调整。未来的信托公司是走专业化、差异化之路,定位是“小而美”的精品店。
“所谓差异化定位,就是说今后全行业几十家信托公司都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有的信托公司可能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竞争力,有的信托公司可能在标品业务上脱颖而出,也有的信托公司可能在资产证券化或者家族信托等业务上成为佼佼者。”邢成进一步指出。(国际金融报)
- ·人民满意,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诠释
- ·禽流感爆发导致美国鸡蛋价格暴涨七成 鸡肉或也在劫难逃
- ·威马汽车发文称全力开展复工复产,全国将有超过100家经销商门店陆续恢复常态化服务
- ·财会监督顶层设计来了: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监管加强,从业者“压力增大”
- ·居家网课期间,父母和孩子如何有效沟通?一图看懂!
- ·锂电模组供应商明美新能创业板IPO:法律专家意见能否清障“重大违法嫌疑”受瞩
- ·住宿业恢复一触即发,必须马上跑起来
- ·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捐资10亿美元用于土耳其震后救灾
- ·不只让智利车厘子变得便宜,航运数字化运用还应加强这些
- ·韩媒:韩国去年国税收入增近52万亿韩元,财政赤字国家债务却不乐观
- ·美国1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大幅增长3%
- ·上海:“AMASS”“LILY”等6批次皮革服装不合格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稳步增长 金融创新持续赋能科创企业
- ·低调反弹!物管板块的投资逻辑在哪?
- ·金风科技为变现卖51%净利率子公司 筹划66亿元资产出售仍难解资金困境
- ·国债期货:MLF超额续作但资金面收敛,期债震荡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