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上演“终极对决”,法兰西“屏住呼吸”
来源:深海区
某种意义上,终极对决今天这场对于法国人来说将创造历史的大选选举,是上演否可以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似乎,一切皆有可能,法兰但一切也都并不容易。西屏吸
44岁的住呼马克龙,还是终极对决53岁的勒庞?这个周末,为了法国的大选未来,法国人将做出选择。上演
当地时间24日6时,法兰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启动,西屏吸12个小时后结束。住呼
无论这场“终极对决”如何收场,终极对决结果都将创造历史:如果代表中间派路线的大选现任总统马克龙胜出,他将成为20年来第一位赢得连任的上演法国总统;如果“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获胜,她将成为现代法国第一位极右翼领导人和第一位女总统。
眼下,全法国都屏住了呼吸,而欧洲同样如此。舆论普遍认为,本次法国总统大选结果的影响,不仅局限在法兰西大地上。
马克龙和勒庞将开启大选“决战” 。 图源:CNN“要自己去选择”
根据法国内政部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4日中午12时,第二轮投票率为26.41%,稍高于两周前第一轮的25.48%,但低于2017年大选第二轮投票开始后同一时间28.23%的投票率。
4月24日,市民在法国巴黎一家投票站投票。图源:新华社就在“决战”前一天,马克龙总统和夫人被拍到在法国北部勒图凯的海边散步,神情放松,期间更频频与支持者合影。视频显示,马克龙穿了一件有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外套,暗合了法国国旗的颜色。
马克龙的愉悦似乎是有些底气的:他在民调中暂时领先。此外,马克龙得到了一些欧洲国家领导人的公开支持。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领导人21日在多家欧洲报纸联合发文,呼吁法国民众投票给马克龙,声称“想要一个维护欧洲共同价值观的法国”,“希望”选民们选择马克龙为法国制定的道路。而他最大的底气来自法国统治集团的支持。法国问题专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郑若麟指出,虽然马克龙五年来的执政不乏争议,但仍然没有统治集团不可接受的“坏棋”。因而,本次大选法国统治集团的布局十分清晰。
法国总统任期5年,选举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郑若麟指出,此前法国历史表明民众倾向于钟摆式的选择,左右翼政党得以轮流执政。而在10日举行的首轮投票中,由于无人获得逾半数选票直接胜出,得票率排名前两位的马克龙和勒庞进入第二轮角逐。与2017年总统选举时一样,传统左右翼大党铩羽而归,反映出法国政治生态已发生深刻变化。“与五年前相比,法国统治集团和民众都各自的目标更为明确。”郑若麟分析,支持马克龙和反对马克龙的力量泾渭分明。
但对马克龙来说,选民的冷漠可能是比勒庞更大的威胁。英国广播公司分析称,本次选举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或有不少选民投空白票,甚至不投票。民调显示,第二轮投票率可能是自196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本周三总统大选辩论的收视率创下历史新低,再次说明法国人已经对政治缺乏兴趣。
马克龙近日呼吁民众积极参与投票。“想想‘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选举前几个小时,那些英国人和美国人说,‘我不去投票,有什么必要?’我告诉你们,他们第二天就后悔了。如果你想避免出现无法想象的状况,就要自己去选择。”
不同的未来
五年后的今天,“马克龙-勒庞”式的对决在法国重现。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多米尼克·雷尼说,“一切都表明我们迎来的不是一场普通的选举”。
法国埃拉贝民意调查公司22日进行的民调显示,马克龙和勒庞在第二轮投票中的支持率分别约为55.5%和44.5%,两人之间的差距与2017年相比明显缩小。舆论普遍认为,如无意外,马克龙胜出的可能性较高,但不排除“黑天鹅”的出现。
西方舆论认为,马克龙和勒庞将带给法国人不同的未来。如果说选择马克龙意味着延续性,选择勒庞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混乱。法国《世界报》分析文章指出,马克龙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推动者,将欧盟视作帮助法国摆脱困境的支柱;勒庞则强调民族主义、法国优先。
马克龙与法国西北部一家工厂的工人握手。 图源:彭博社郑若麟认为,欧洲国家基本上乐见马克龙当选,“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连任成功,不再有连任压力的马克龙或成为欧盟里相对独立于美国的核心人物,会有更多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相对而言,马克龙在欧洲政治中有一份清醒:知道西方对世界的霸权已经画上了休止符,认识到对这个世界应该重新审视。这也可以从马克龙的对华政策中得见一斑。
此外,他认为这次法国大选还为观察家们提出了新课题。传统的左翼-中间派-右翼这样的划分已难以解释今天西方的政治生态演变。法国政治学界认为,从传统政治分类上而言,庞勒属于极右翼,马克龙则属于中左翼。但这一划分方式在全球化进入到当今时代的模式之后,在法国的政治现实中显然丧失了足够的解释力。这背后,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斗争是否还是社会主要矛盾?围绕全球化,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产业资本和跨国金融资本之间的斗争是否已经成为矛盾核心?上述问题,郑若麟认为值得进一步研究。
重建信心
法国再次面临“历史性选择”,但法国人对此情绪复杂。法国“中间派”党全国劳动和经济代表莫兰说出了“另一种选择”:有人并不想进行选择。最近巴黎爆发了近万人的示威游行,同时对马克龙和勒庞表示不满,并呼喊“既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的口号。
这一切就像一场“中年危机”。《卫报》评论文章认为,法国人厌烦了老一套。因此,不管鹿死谁手,新任法国领导人恐怕都要面对一个难题:如何重建法国人对未来的信心。
法国在战后有过三十年的荣光。它曾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空客、高铁、核电、汽车……都曾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曾是一个服务业大国,在巴黎铁塔下漫步、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看灯火璀璨……都令无数外国游客神往。但郑若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赴法担任常驻记者前后二十多年,亲眼目睹着法国政治家对经济无所作为,任由其日渐衰弱;再加上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法国在这场世纪之争中显现疲态。
勒庞在法国北部与支持者合照。图源:《金融时报》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仍然让法国人心有余悸,那仿佛就是一个象征:它所见证的法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生机勃勃的法国。郑若麟指出,现在的法国是西方工业化社会衰落的典型代表。此前一度此起彼伏的“黄马甲”运动便是一例,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复苏乏力的法国经济。
《世界报》最新民调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无论谁入主爱丽舍宫,下一个五年任期内都会发生重大社会动荡。显而易见的是,今天的法国需要一个新的融合点,来弥合社会分歧和阶层裂痕。
“这时已过午夜,另外一天已经开始。”描述1944年8月解放巴黎战斗全过程的《巴黎烧了吗?》一书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某种意义上,今天这场对于法国人来说将创造历史的选举,是否可以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也都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时尚)
-
美国突发!10人死亡,拜登刚刚发声!这国突然大幅加息,啥情况?英国罕见动作!危险警告:接近核武器级
海外局势并不平静。资本市场略显平静,但海外突发事件却异常密集。首先是,美国“枪声”再起,当地时间11月22日晚间,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南部的一家沃尔玛超市内发生枪击案,当地警方证实,或已造成10人死亡,多 ...[详细]
-
11月14日,从技术上来看,上周五上涨在108.45.00之下遇阻,下跌在106.25之上受到支持,意味着美元上涨后有可能保持下跌的走势。如果美指今天上涨在107.75之下遇阻,后市下跌的目标将会指向 ...[详细]
-
北京时间14日晚,美股周一低开。市场关注美国通胀降温的迹象与美联储转变其激进货币政策立场的可能性。多家大型零售商将在本周公布财报。道指跌101.89点,跌幅为0.30%,报33645.97点;纳指跌8 ...[详细]
-
首次宣布!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计划在有生之年捐出自己1240亿美元净资产的大部分
来源:华尔街见闻当贝索斯在为巨额财富制定计划时,许多经济能力较低的人正在为经济衰退做准备,贝索斯建议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曾因未签署“捐赠誓言”,捐款金额比前妻少而饱受诟病,这一次贝索斯宣布有生之年将捐 ...[详细]
-
第六期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正式发布 成都综合排名稳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编辑 廖丹 11月22日,作为2022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重头戏,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正式启幕。本次峰会上,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所团队编制的“2022·中 ...[详细]
-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1月14日):地产美元债强势反弹,龙湖上周涨25-30美分
市场评述上周,一级市场方面,离岸中资美元债新发规模约为8.4亿美元,发行人主要为城投。控股新发2亿美元三年期债券,为本周最大规模发行人,定价7.20%,也是本周最高定价发行人。美元债方面,上周共新发3 ...[详细]
-
欧佩克下调石油需求展望,预计2022年石油需求增加255万桶/日
欧佩克OPEC)11月14日在月报中下调2022年石油需求展望,这是今年4月以来欧佩克第五次下调全年石油需求展望。欧佩克预期,2022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55万桶/日,较此前减少10万桶/日。20 ...[详细]
-
财联社11月14日电,据商务部,2022年11月8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2022年第801号公告,应阿根廷玩具工业协会CAIJ)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橡胶气球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 ...[详细]
-
北京时间11月22日21:00,卡塔尔世界杯D组第1轮,丹麦和突尼斯在教育城球场展开争夺。最终,双方互交白卷,0:0战平。上半场结束,两队0:0战平,丹麦没有创造出得分机会,突尼斯杰巴里打入一球但越位 ...[详细]
-
近期,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将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发行上市,进一步扩大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范围,尽快覆盖到新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年内新能源项目有望落地。公募REITs是去年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