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中国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中国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居民下同),存款储蓄处其中,破纪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未流同比多增7900亿元。向何
中国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居民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存款储蓄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破纪最高值。
为何居民储蓄规模大增?规模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未流一是向何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中国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元至6000亿元。今年超额储蓄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的速度。若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的信心也会恢复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今年的储蓄率会明显下降。
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
目前累积的居民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年中将是关键拐点,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水平。”明明说。
(责任编辑:百科)
-
文/乐居财经 林振兴 曾树佳忙着全国各地督战的郁亮,11月16日回到深圳,出席了一场签约仪式。这场签约非同寻常,参与方除了万科,还包括了深圳地铁集团、集团、环境水务集团、巴士集团、特发集团、人才安居集 ...[详细]
-
5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台湾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是根本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把这两个问题相提并论,完全是非常荒谬的事情。 ...[详细]
-
7000亿建信基金尴尬:规模“虚胖”,61只基金资产低于5000万
公募基金也有“虚胖”现象!近期,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了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末,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8家,它们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25.08万亿。头部的20多家基金公司中,公募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5月19日,小米集团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期间集团总收入73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9亿元,加上创新业务费用4.25亿后,小米本季度经调净利33亿元。研发支出35亿元,同比增长16%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裴健如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快速增长,在业内看来,中国汽车产业已开始由“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转型。而国 ...[详细]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目标十分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 ...[详细]
-
5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5月2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中方持续曲解美方政策。美不认同中方的一个中国原则,仍致力于美方长期以来奉行的、获跨党派支持的一 ...[详细]
-
每经记者 朱成祥 上海报道 每经编辑 梁枭 5月22日晚,603501,SH;昨日收盘价165.47元)公告称,公司全资企业绍兴韦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绍兴韦豪)拟以不超过40亿元通 ...[详细]
-
当你拿到一台新电脑,你是不是会迫不及待打开它,疯狂下载各种软件呢?千万不能这样做!新电脑到手一定要先验机,确保质量没问题才能正式开始使用。恰逢双十一结束,很多人新买的电脑都陆续到货,这篇文章教你7个步 ...[详细]
-
记者 | 姜菁玲近日,一项来自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论文指出了苹果iOS15版本下LPM模式的安全风险。论文指出,苹果公司并没有为低功耗模式LPM)下仍然运行的蓝牙芯片配备数字签名机制,也没有对运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