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进实体跟,宽信用进行时

探索51159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核心观点事件:2022年7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2年6月货币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新增2.81万亿元,前值1.89万亿元;社融新增5.1 ...

炒股就看,高瑞权威,东刘专业,文豪及时,政策全面,进实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体跟

核心观点

事件:2022年7月11日,宽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2年6月货币金融数据。用进人民币贷款新增2.81万亿元,高瑞前值1.89万亿元;社融新增5.17万亿元,东刘前值2.79万亿元,文豪存量同比增速10.8%,政策前值10.5%;M2增速11.4%,进实前值11.1%。体跟

核心观点:6月新增社融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水平,宽信主要受益于表内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多增。政府端,政府债券融资节奏明显前置,1-6月已完成全年预计新增额度的66.2%;企业端,各地基建项目和政企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催生配套融资需求;居民端,疫情缓和叠加政策刺激,乘用车零售和商品房销售大幅改善,拉动相关贷款需求。

展望来看,社融增速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全年增速有望达到11.0%,疫情反复对生产经营和线下消费的扰动,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政府层面,虽然今年政府融资节奏整体偏快,但四季度大概率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新增额度,在较强的宽信用政策诉求下,无须担心政府融资的缺席。企业层面,考虑到各地基建项目仍在加码落地,以及央行增设专项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调增信贷额度的支持,基建配套融资需求预计仍将保持旺盛。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商品房销售预期仍存在较大波动,但对新增社融的拖累作用大概率将明显弱于上半年。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范围扩散,各地重大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1、政府强势进击,实体温和修复

6月新增社融和信贷明显高于市场预期,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融资齐头并进。6月新增社融5.17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为4.65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6月新增信贷2.81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为2.44万亿元),同比多增6900亿元。

从融资方式来看,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8676亿元,社融口径下的表内信贷同比多增7409亿元,是6月新增社融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的主要推动因素;同时,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转为同比多增,表征着社融各个融资渠道多有所改善。

从融资主体来看,政府部门净融资同比多增8676亿元,企业部门净融资同比多增4378亿元,是6月新增社融的主要支撑项;同时,居民部门净融资对新增社融的拖累效应基本收敛为零,这是自2021年11月居民部门转为拖累因素后,首次收窄于零值附近。

结构层面,6月国内疫情缓和后,各地基建项目和政企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催生配套融资需求,叠加政策层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企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多增;同时,在国内疫情缓和和政策刺激的共同助推下,乘用车零售和商品房销售等线下消费显著好转,推动居民部门杠杆扩张速度明显修复。

政府端来看,政府部门的年度净融资额相对来说是较为透明的,为3.37万亿元的赤字额度叠加3.65万亿元的专项债新增额度,也就是说,今年政府部门融资净额大约在7.02万亿元上下,与去年基本相当,对新增融资的拉动相对有限。因而,在不考虑新增政府债务额度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净融资对新增融资的影响,关键在于融资节奏,而非融资高度。从目前的政府部门融资节奏来看,今年前6个月政府部门净融资额达4.65万亿元,占全年预计净融资额的66.2%,明显高于稳增长压力同样较大的2019年和2020年同期。

企业端来看,6月企业部门新增信贷2.14万亿元,同比多增9945亿元,其中,对公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130亿元,大幅超出往年季节性水平。归因来看,对公贷款(尤其是对公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大幅多增,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则,6月疫情出现边际缓和,经济景气程度明显回升。在度过4-5月的疫情防控期后,6月长三角区域的工业生产明显修复,复工复产和加快赶产带动了相关融资需求。

二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落地,配套融资需求旺盛。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在此背景下,广义和狭义基建增速均保持在近年同期较高水平,直接反映政企合作的PPP项目新增投资额3月以来持续发力。虽然4-5月在疫情扰动下有所走弱,但在疫情边际缓和后的6月再度企稳回升。

三则,房地产行业贷款同比收缩有所放缓。2021年四季度以来,政策层开始逐渐释放保证房地产行业合理信贷需求的政策诉求,经过层层递进落实,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情况已经出现好转,今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债券净融资量收缩幅度明显放缓。

居民端来看,居民部门净融资自2021年11月以来持续同比少增,在5月同比少增幅度小幅边际走弱后,6月同比少增幅度进一步收窄。一方面,4月以来各地陆续推出汽车下乡和购车补贴措施,6月疫情防控放开后,线下消费场景的恢复叠加购车补贴政策,明显提振了居民购车情绪。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6月日均汽车销量相较往年(2018年-2021年)同期均值多增1.47万辆,从而推动汽车分期等贷款需求明显回升。

另一方面,从3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数据来看,今年以来的商品房销售数据相较往年同期较为疲弱,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延续收缩态势。但随着年后多地放松限购限贷监管,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季节性缺口在6月大幅收缩,进而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修复。

展望来看,社融增速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全年增速有望达到11.0%,疫情反复对生产经营和线下消费的扰动,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政府层面,虽然今年政府融资节奏整体偏快,但四季度大概率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新增额度,在较强的宽信用政策诉求下,无须担心政府融资的缺席。企业层面,考虑到各地基建项目仍在加码落地,以及央行增设专项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调增信贷额度的支持,基建配套融资需求预计仍将保持旺盛。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商品房销售预期仍存在较大波动,但对新增社融的拖累作用大概率将明显弱于上半年。

2、资金活力小幅上行,实体信心有所修复

货币增速剪刀差收窄,资金活力边际修复。6月M1同比增速为5.8%,较5月上行1.2个百分点;6月M2同比增速为11.4%,较5月上行0.3个百分点,一方面源于财政多支少收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另一方面源于稳增长政策诉求增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增强。

M1-M2同比增速由-6.5%收窄至-5.6%,表明资金活力呈现出修复态势。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在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边际走弱后,实体部门的经济预期有所修复;二是,历史数据来看,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与商品房销售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6月商品房销售增速明显改善,大量销售回款推高了企业活期存款。

实体信用扩张速度持平货币扩张速度,利率水平上行动力不足。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8%,M2同比增速11.4%,社融与M2同比增速差持平5月的-0.6%,表明实体信用扩张速度基本持平货币扩张速度,资金价格上行压力有限。

3、风险提示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2)国内疫情超预期大规模反弹;

3)各地重大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