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重磅新规来了!薪酬递延支付不少于3年,基金经理递延支付金额不低于40%
今日,公募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人办法》)。行业新规薪酬记者注意到,重磅支付支付《管理人办法》从“准入-内控-经营-治理-退出-监管”全链条完善监管制度,递延递延修订后的不少不低《管理人办法》共8章78条。 记者梳理其中的于年于要点,主要可以分为五部分内容,基金经理金额具体如下: 一、公募强化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管理,行业新规薪酬对持股5%以下股东完善负面清单 在这部分中,重磅支付支付主要又可以分为四大要点。递延递延首先是不少不低调整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准入条件。对持股5%以下股东完善负面清单,于年于对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东强化财务稳健性要求。基金经理金额 具体而言,公募持有基金管理公司5%以下股权的非主要股东,不得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或者重大不良诚信记录;不得存在长期未实际开展业务、停业、破产清算、治理结构缺失、内部控制失效等情形;不得存在股权结构不清晰,不能逐层穿透至最终权益持有人等情形。 其次,完善专业人士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制度规范。适度提升自然人股东的资质条件,更加强调发起人的道德操守、执业声誉与专业胜任能力,合理约束自然人主要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 其中,持有基金管理公司5%以上股权的非主要股东,股东为自然人的,最近1年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如果是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股东,且主要股东为自然人的,最近3年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三是进一步完善境外股东准入条件,鼓励借鉴境外先进资产管理经验与有益业务模式,积极引入优质境外机构。 四是深化简政放权,突出放管结合。进一步精简基金管理公司股权变更审核事项,不再对不涉及股东类别变化的股权变更事项实施审核。 二、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 这部分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统一资管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完善专业资管机构类别,统一准入标准,重点关注相关机构的资管展业经验与合规风控情况。 二是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三是强化公募业务规则一致性。明确公募持牌机构在公募业务相关合规内控、人员资质、运作管理等方面均需遵照执行。 三、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锁定期,对经营层实施长周期考核,实施薪酬递延 这部分看点颇多,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保障基金管理公司治理长期稳健。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应当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股权相关方应当书面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转让持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权。 其中,主要股东和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东书面承诺持有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时间,应当分别不短于48个月和36个月。基金管理公司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和持股5%以上非主要股东应当书面承诺自改制完成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权,且继续履行股权持有期承诺。 二是强化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与独立董事责任。要求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越过股东(大)会、董事会任免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擅自干预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等活动;不得在证券承销、证券投资等业务中要求基金管理公司为其提供配合,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或者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全面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要求董事会对经营层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基金管理公司应将长期投资业绩、合规风控情况等作为关键岗位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实施薪酬递延、追索扣回与奖金跟投制度,严禁短期考核与过度激励。 其中“薪酬递延支付”包括但不限于:递延支付年限不少于3年,向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此外,公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基金经理应当将一定比例的绩效奖金购买本公司或者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并遵守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的期限限制。 四、鼓励差异化发展,允许运营外包 这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培育一流资管机构。支持公募主业突出、合规运营稳健、专业能力适配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专门从事公募REITs、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基金投资顾问、养老金融服务等业务。 二是允许公募基金管理人实施运营外包。允许公募基金管理人委托专业资质良好的基金服务机构开展份额登记、估值等业务,支持中小基金管理公司降本增效,聚力提升投研水平。 五、允许经营失败的基金公司主动注销或并购重组 这部分也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公募基金管理人退出机制。允许经营失败的基金管理公司主动申请注销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或者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市场化退出,并明确风险处置的措施类型与实施程序。 二是强化全流程管控和各方职责。明确风险处置过程中托管组、接管组、行政清理组等组织的权责范围,明确被处置公募基金管理人及其股东、董监高与关键岗位人员的配合义务,压实各方职责。 记者注意到,修订后的《管理人办法》自2022年6月20日起施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泰康保险集团快速应对河南安阳厂房火灾事故
- 对一卡易失去控制未及时披露 恒宝股份收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五一期间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进入
- 华夏银行: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06%
- 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名单出炉 23家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入选
- 江西赣州:房展期间购房者贷款年龄放宽至70岁 首套房贷利率降至5.2%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增加实务操作灵活性 实现个人养老金收益最大化
- 沈阳:外地人在沈购房不再提供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 百果园三年四闯IPO:5000多家门店半年仅赚1.9亿元,心急上市却一波三折
- 突发!长沙一建筑发生坍塌,多人被困,应急管理部已会同住建部派工作组赶赴现场!杨国福:受到影响………
- 缺芯阴霾至今不散 苹果等科技巨头仍饱受供应链“摧残”
- 首都博物馆明起闭馆
- 午盘:美股延续近期跌势 三大股指均有可能录得三连跌
-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销量下滑约10%,现代汽车承压?
- 欧佩克或将继续现有增产措施
- 民生银行2022一季报:营业收入366.34亿元,同比下降14.95%
- 金美信消费金融拟发行首期ABS募资5亿 近三年不良率连年攀升
- 海通宏观梁中华:预计化解重点房企债务问题或是后续重点 对互联网的态度会越来越积极
- 全域低风险后,长春人生产生活怎么样了?
- 市监总局网监司负责人就《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及其配套评估指标体系答记者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