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LPR按兵不动 年内或仍有下调空间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6月20日,月L有下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按兵2022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0%(上次为3.70%),不动5年期以上LPR为4.45%(上次为4.45%),年内均较上月保持不变。或仍 从2022年上半年LPR的调空走势来看:前六个月,1年期LPR从去年底的月L有下3.8%下调到3.7%,此后五个月均未进行调整;5年期以上LPR在1月、按兵5月分别调整一次,不动1月从去年底的年内4.65%下调到4.6%,5月大幅下调15个基点到4.45%。或仍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调空6月LPR未调整也符合市场预期,月L有下此前央行6月15日操作的按兵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保持不变。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不动虽然15日没有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但是在年底之前LPR还是有5-10个基点的下调空间,目前中国央行保持稳定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道理的。 符合市场预期 LPR是参与报价的银行(共18家)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也是目前银行给贷款定价的参考利率。 6月以来,多家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无论是对公业务还是零售业务,对优质客户的利率均实行LPR标准,也即1年期贷款3.7%的利率。近日,有股份行客户经理表示,对1年期个人信用贷款年化利率最低可执行3.7%的价格,最高额度20万,贷款期限最长3年。 LPR报价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6月MLF利率保持不变,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变化。 另外在加点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5月未实施降准,而信贷投放明显加速,因此无论从银行资金成本还是贷款市场供需平衡角度看,6月报价行都缺乏下调加点的动力。 而且,王青认为,5月5年期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幅度较大,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化4月降准、设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等对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影响,由此,6月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年底前或仍有下调空间 当前,面对通胀困扰,不少经济体走在加息的道路上。在美国当地时间6月15日,美联储把利率上调75个基点,这是自1994年11月以来上调幅度最大的一次。 对于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市场预期央行或将继续推出货币刺激政策。在中美政策利率分化的情况下,国内的政策宽松空间几何,一直是市场关注的话题。 对于未来LPR报价走向,王青判断仍有一定下调空间。首先,接下来几个月,在美联储将持续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前景下,国内货币政策在坚持“以我为主”基调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内外平衡,MLF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较小。不过,考虑到下半年出口增速持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房地产还将低位运行,加之国内消费修复可能偏缓,政策面在稳增长方向还需要适度加力。 由此,王青判断接下来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将是稳住政策利率,着力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巩固经济修复势头;这也包括降低房贷利率,推动楼市在三季度回暖。而LPR改革为监管层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工具。具体而言,下半年在MLF利率保持不变的同时,监管层可通过引导银行资金成本下行,推动LPR报价下调,进而降低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 对于中国央行为何保持稳定的货币政策,赵耀庭进一步分析称,因为现在美联储正在加息,而且这个月或者下个月可能会有比较大幅度的加息,所以中国央行密切地关注美联储动态。政策利率的调整更多的是政策制定者给银行和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希望对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所以未来对于宽松政策还有一些空间,但不一定发生在近期,可能会是稍候的几个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模拟交易周榜第一名银河证券杨德祥:交易策略偏向于在明朗主线上寻找主力埋伏的个股
- 德国12月份通胀放缓 央行预计1月份或现反弹
- 瑞信:维持同程旅行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21.5港元
- Jefferies:2023年REIT领域首选VICI Properties 予以目标价43美元
- 金洲慈航被预处罚 股民索赔可期
- 去年300城宅地成交超3万亿元,上海、杭州、北京居前三
- 侯凯审计长正式履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主席
- 不只是“灵魂砍价”!医药集采,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 计划十四五期间业绩迈向50亿,丰谷酒业有机会吗?
- 我国汽油全面进入国六B时代,有什么影响?会涨价吗?
- 房地产全面洗牌后如何走?地产大佬们这样说
- 外交部:将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
- 早盘:美股早盘走高 道指上涨120点
- 伴随着欧央行持续加息 意大利或成欧元区“新爆点”
- GDP蛋糕做大,居民如何拿到更多?
- 泽连斯基发文:两天内乌上空超80架伊朗无人机被击落
- 卡塔尔传奇太后,默默掌控全局
- 首届茅粉节在三亚举行,张颐武畅谈茅台文化,曾陷“116字微博被指有12处语病”争议
- 信托业重磅新规征求意见!明确业务分类标准及要求,存量整改过渡期5年变3年
- 新药研发提速、“铆劲”增产保供!上市药企持续助力疫情防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