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卫龙三战IPO获批:600亿估值或缩水,靠辣条撑起河南第三大富豪

百科91484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德林社 “辣条一哥”卫龙赴港上市有了最新消息,据港交所文件,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卫龙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

炒股就看,卫龙权威,战I值或专业,获批豪及时,亿估全面,缩水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靠辣

来源:德林社 

“辣条一哥”卫龙赴港上市有了最新消息,条撑据港交所文件,起河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南第

卫龙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大富去年11月和今年5月,卫龙卫龙两次递表两次均通过聆讯,战I值或但因市场整体境况不佳而缩减募资规模和反复延迟上市。获批豪

这一次,亿估卫龙有望赶上今年港股IPO末班车,缩水终结一波三折的上市路。凭借一包包辣条,卖出48亿,加上高瓴、腾讯等顶尖风投机构加持,卫龙的估值一度达到600亿。

此前有报道,卫龙香港IPO融资规模可能达到5亿美元左右,目标估值47亿美元。卫龙方面表示不予置评。不过,由于今年上半年卫龙的净利润转亏,再加上市场因素,卫龙的市值或大幅缩水。

卫龙存在较为浓重的家族色彩,刘氏兄弟通过和和全球资本持有公司84.45%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今年3月,《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卫龙的实控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以黑马之势杀出,双双以280亿元财富并列第789位,成为仅次于秦英林夫妇()、安康家族()的河南省第三大富豪。

谁是卫龙?

卫龙是由湖南平江小伙儿刘卫平在河南漯河创办,创立20余年时间,卫龙由手工作坊变为中国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一哥”。

招股书显示:卫龙作为一家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各类辣味休闲食品产品组合,包括调味麦制品、蔬菜制品以及豆制品及其他产品。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 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目前,卫龙旗下四个单品,包括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撑起了卫龙近50亿的营收。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至2021年,卫龙营收从33.85亿元增长至48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同比增长38.18、24.41%和0.97%。

不过今年上半年,卫龙出现大幅亏损。据卫龙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约为22.6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03亿元下滑1.8%,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到了2.61亿元。

卫龙招股书解释称,期内亏损主要是由于与首次公开发售前(“Pre-IPO”)投资有关的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导致,毛利于同期由8.5亿元增至人民币8.62亿元所抵销。

对于此次影响盈利的一次性付款,市场有猜测与卫龙Pre-IPO轮融资估值过高有关。

卫龙成立二十多年,直到2021年5月8日才完成Pre-IPO轮融资,也是其创立20余年来首次引入外部资本。这次融资,高瓴、腾讯、Yunfeng Capital、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投资机构共认购其1.22亿股,支付对价金额5.49亿美元。

5.49亿美元的投资置换了卫龙5.86%的股权,据此计算卫龙的估值已达93.6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00亿元。

资料显示:卫龙在所有休闲食品公司中排名第七位,按零售额计占整体市场份额的1.2%。但是600亿的市值却超过A股5家食品企业之和,被质疑泡沫过大。

有分析认为,由于担心上市后或出现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现象,卫龙以接近无偿地将控股股东的股权转给投资者,以补偿其损失。

过于依赖单一品种

抛开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的其他因素,卫龙的营收出现大幅放缓却是事实。

招股书显示:卫龙营收的同比增速从2020年的21.71%降低到2021年的16.5%,到了2022年上半年,营收则较上年同期降低1.83%。另外,卫龙整体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7.1%、38.0%、37.4%以及38.1%,总体平稳。

业绩增长停滞之外,卫龙还面临着产品过于单一、产品涨价后销路不畅等问题。

卫龙的营收主要由调味面制品、调味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三部分组成,其中,调味面制品即卫龙的辣条,2021年调味面制品产生的收入占卫龙总营收的60.8%,属于营收的基本盘。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产生的收入分别为26.90亿元、29.18亿元及13.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69%、8.48%及-4.29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6年至2021年调味面制品年复合增长率为9.4%,卫龙显然低于这一数据。

卫龙一度希望摆脱“辣条依赖症”,早在2015年开始推出子品牌“卫来”,主打点心和魔芋爽两款产品,其后还推出了什锦果蔬脆、辣条火锅等,但对营收的结构改变不大。

不过,魔芋爽倒成了一大单品,2022年上半年,魔芋爽所代表的蔬菜制品营收占总收入已经达到36.2%。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原材料的上涨,卫龙在对主要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后,卫龙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36.9%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38.1%。

然而,提价却让卫龙各类产品销量均呈现出下滑趋势,尤其是作为卫龙主要收入来源的调味面制品,2022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销量为81589吨,较2021年同期的94670吨有所下降。

卫龙在招股书中把销量下降归因于两点,一方面是疫情对生产和交付带来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则是其在2022 年上半年对主要产品类别采用新包装、生产工艺、配方等升级而作出价格调整。卫龙表示,“这致使我们的客户需要一定时间应对该价格调整,所以受到了暂时性的影响。”

辣条赛道竞争激烈

一直以来,卫龙靠系列的营销出圈,如“为辣味零食发烧友而生”等标语等,从招股书上看,这类的营销费用也不菲。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卫龙的经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2.81亿元、3.71亿元、5.21亿元及2.69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8.3%、9%、10.85%及11.9%。同期,卫龙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7万元、337.6万元、549.7万元及693.4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0%、0.1%、0.1%及0.3%。

卫龙之所以销售费用占比高,主要在在营销推广上的钱越花越多,2019年至2021年,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分别为3080万元、4670万元及7870万元,三年间增长了2.5倍,占营收比重分别达到8.31%、9%、10.85%。

目前,卫龙的销售模式还是重度依赖线下经销商。2019年至2021年,卫龙营收中分别有92.6%、90.7%和88.5%均来自线下经销商。截至2022年6月30日,卫龙与超过1830家线下经销商合作,销售网络覆盖了中国73.5万个零售终端。

目前,卫龙所处的休闲食品行业正在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整体来看,由于辣味休闲食品市场9.4%的行业增速,正吸引竞争者跑步入局。像、、等休闲食品行业的龙头品牌也先后推出辣条产品。另外,怀旧辣条有贤哥的小小脆、地方特色有鸽鸽豆角干、新品牌有笑辣辣,消费者的选择早已不再局限于南卫龙、北玉峰。

如今,大单品辣条的盈利空间受到限制,摆在卫龙面前的难题是其要继续寻找新的产品,摆脱对辣条的依赖,同样在相对分散的市场保持龙头地位也是个问题。对于卫龙IPO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关注。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