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新京报快评:废弃矿洞成网红景点,不是什么地方都是“打卡圣地”
焦点655人已围观
简介▲某社交平台对“矿洞探险”的推荐。目前相关文章已删除。“废弃矿洞,地下世界探索,能满足内心探索欲又带点小刺激。”今年夏天炎热,部分社交媒体的博主们致力于寻找各种“看起来很美”的小众避暑圣地。随着彭州龙 ...
原标题:废弃矿洞成网红景点,打卡圣地不是新京什么地方都是“打卡圣地”|新京报快评
▲某社交平台对“矿洞探险”的推荐。目前相关文章已删除。报快“废弃矿洞,评废地下世界探索,弃矿能满足内心探索欲又带点小刺激。洞成地方都”今年夏天炎热,网红部分社交媒体的景点博主们致力于寻找各种“看起来很美”的小众避暑圣地。
随着彭州龙漕沟山洪事故的打卡圣地发生,那些未经开发而被推荐的新京“野生景点”也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近日,报快不少人发现在某些社交平台搜索“矿坑避暑”,评废就能看到博主们安利的弃矿各地矿坑。尤其是洞成地方都杭州一处在建德与桐庐交界的“矿洞”,频频被网红博主们推荐。网红但从相关报道看,该“矿洞”位于建德钦堂乡谢田村,属于未开发的天然溶洞,并非网传的“矿洞”。
目前,当地工作人员已经将5个矿洞的洞口全部封死。此前,网上推荐较多的1号矿洞原本是有铁门的,但有游客为了进入洞口,已经将铁门扒开。
对美景的追逐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也因此,社交平台中对旅行、探险圣地的推荐也格外有市场。这本是一个你情我愿、互动交流的良性过程,但许是出于追求刺激的心态,许是为了获得更多目光与关注,不少人开始推荐未经过开发、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地点。
有人推荐,有人关注,有人前往,再加上平台疏于审核,如此一来二去,一个如“废弃矿洞”般危险的地点就“升级”成了网红,甚至被描述为“不二之选”。
这样的一个个“景点”火了,不能忽略背后平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第一次进废弃矿洞是种什么体验”等词条出现在平台首页,很难说不是其推荐机制在起作用。而这当中,平台又尽到了几分审核责任?
▲8月14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消防救援人员在搜救。图/新华社只关注滤镜下的美景,无视美景之外的危险,甚至一再将不那么有趣的地方夸张为绝无仅有、不容错过的景点,也在无形中成了不少平台面临的共同困境。但当推荐的内容一再失实,甚至造成事故发生,平台不得不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绝不能只顾流量一路“狂奔”。
当然,不止平台,游客也有着很大的责任。种种不加思索、不做勘探与攻略的“探险”,不仅会给当地工作人员造成管理上的困难,也会危及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前几日彭州山洪事故导致7死8伤,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再往前看,2009年也曾有一家三口在杭州临安大明山“伯温石阵”附近游玩时,翻过石墙进入非游览区,也就是一个废弃钨矿洞,因洞内漆黑,父子俩坠入30多米深的竖井,经抢救无效遇难。
无论是发生过的伤亡事故,还是无处不在的警示牌,都在提醒“慕名前来”的游客,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打卡圣地”,也不是所有“探险”都可以心向往之。外出游玩时,游客有必要承担起个人责任,不能过于心存侥幸心理,做一些无谓的、没有规则意识的尝试。
其实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已经关注到游客对于“小众”“探险”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步开发了相关景点。比如,这些年杭州一批“网红矿洞”出圈,它们有的已经开发,配备了游乐设施,可以满足游客需求。
因此,面临已经发生过的悲剧和潜在的风险,无论是游客还是平台,都不能再假装看不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理性“打卡”,才能让一切不止“看起来很美”。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刘昀昀
Tags:
相关文章
欧洲投资界高管看好中国: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期投资的大好时机
焦点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香港《南华早报》21日报道称,德国安联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安联投资的首席执行官托比亚斯·普罗斯日前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不是“风险地带”,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 ...
【焦点】
阅读更多后达利欧时代:桥水推出“防御性阿尔法”新基金 为更长熊市做准备
焦点后达利欧时代:桥水推出“防御性阿尔法”新基金 为更长熊市做准备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该策略对股票依赖性较低,并旨在产生与股市负相关的回报,以帮助投资者渡过股市的熊市阶段,目前已从十家投资者处募得超过8亿 ...
【焦点】
阅读更多突发:李卫平被查!
焦点又有国有大行金融干部被查!2月1日晚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显示,中国总行原个人金融业务总监兼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李卫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公开信息显示,李卫平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 ...
【焦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