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市场蛋糕 屈光不正手术独挑业绩大梁
同样是眼科业绩医疗服务机构,不同类型的上市市场手术医院在疫情之下的遭遇却是冰火两重天。
在民营医院整体亏损危机持续蔓延之际,公司眼科医院益发彰显一枝独秀。竞逐
以龙头企业(300015.SZ)为例,千亿屈光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达到23.57亿元,蛋糕独挑大梁超过了2021年达到上市以来年度业绩顶峰的不正23.23亿元。
但综合性民营医院与之相比却是眼科业绩天壤之别,代表性上市公司(000516.SZ)继2021年亏损8.22亿元之后,上市市场手术2022年前三季度续亏8.27亿元,公司与爱尔眼科构成的竞逐强烈反差令人感慨。
不仅如此,千亿屈光11月刚上市交易的蛋糕独挑大梁(301267.SZ),受到了投资者热捧,不正计划募资7.79亿元变成了实际募资总额达到30.53亿元。眼科业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有着“金眼科”之称的眼科医院,是名副其实的“下金蛋”黄金赛道。
这从目前A股市场5家眼科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即可窥斑见豹。
除了2009年上市后迅速做大做强的爱尔眼科,刚上市交易的华厦眼科(301267.SZ)表现也不俗。
从业绩增长幅度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华厦眼科同比增长18.13%,甚至高于爱尔眼科同期17.65%的增幅。
而华厦眼科和爱尔眼科同时都是A股5家眼科上市公司中2021年业绩的高增长者,分别同比增长36.01%与34.78%。
但与华厦眼科同在2022年上市的(301103.SZ)和(301239.SZ),2021年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3.84%与13.81%,从钢结构行业转型并由光正集团更名而来的(002524.SZ),当年业绩则同比下降13.31%。
即使是2022年前三季度,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光正眼科与华厦眼科、爱尔眼科同样出现了分化,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6.86%与20.56%,光正眼科虽然出现187.45%的超常规同比高增长,但这是其当期将法院判决的21200万元不需支付股权转让款计入营业外收入的结果,若扣除此项收入则实际为亏损。
不过,由于光正眼科的医疗业务主要在上海,主要收入的来源地受今年疫情影响停诊2个多月,对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但从营收和净利润规模来看,光正眼科在5家眼科上市公司中处于垫底的“凑数”位置,并且还在兼营钢结构和能源业务,扣非后净利润已经连续多年亏损,表明尚未完全进入眼科风口。而爱尔眼科遥遥领先,华厦眼科居第二位。
从业绩中“含金量”最高的扣非后净利润这一指标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获得正增长的依然是爱尔眼科和华厦眼科,分别同比增长15.1%与20.74%,实现数分别是25.04亿元和4.33亿元。
以扣非后净利润规模相比较,尽管爱尔眼科相当于5.78个华厦眼科,但华厦眼科却远高于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后两者2022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9062.82万元与6216.47万元。
从盈利能力分析,爱尔眼科的先发优势十分明显,已经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其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51.91%与19.71%,并且从2009年上市以来的净利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其中最低的2013年也达到11.05%。
华厦眼科则紧随其后,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8.02%与15.93%,但业绩规模小于普瑞眼科的何氏眼科,以8.51%的同期净利率领先普瑞眼科的6.56%,同期毛利率却以41.63%低于普瑞眼科的44.45%。
即使是同行业相对弱势的光正眼科,其眼科业务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皆超过40%。
记者对比数据还发现,今年眼科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大多得到提升。
华厦眼科、普瑞眼科2022年前三季度的净利率和毛利率皆高于2021年,而爱尔眼科2022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略微低于2021年,净利率却明显提高超过3个百分点;何氏眼科2022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虽比2021年有所提高,但净利率反而小幅降低。
眼科上市公司领跑者吸金能力强悍,但同行之间最赚钱的业务却相同。
梳理定期报告可知,眼科上市公司的最大收入和盈利来源都是屈光项目。
以爱尔眼科为例,其2022年上半年屈光项目营收34.38亿元,占比为42.41%,但由于毛利率高达57.69%,该项目所占的利润比例达到49.6%,高于营收比例。
同样作为眼科上市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各家的毛利率却存在较大区别。在2022年上半年,华厦眼科屈光项目毛利率以52.55%位居爱尔眼科之后,普瑞眼科以52.31%处于第三,何氏眼科以49.19%排名第四,光正眼科以34.71%垫底。
尽管光正眼科的屈光项目毛利率相对较低,同时又有钢结构和能源业务,但屈光项目占利润比例却达到53.06%。不过,普瑞眼科屈光项目占利润比例更高,为71.28%。
可以说,屈光项目对于眼科上市公司举足轻重。作为眼科上市公司,主要是提供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
而所谓屈光不正,是指平行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球之后没有聚焦于视网膜的一种情况,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根据华厦眼科招股书描述,目前主流的屈光不正手术治疗手段可以分为角膜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
华厦眼科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屈光平均手术单价为8824.69元/眼。
与此同时,中国屈光手术市场发展迅速,从2015年约59亿元攀升至2019年约180.7亿元,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32.3%。
华厦眼科称,随着中国屈光不正手术治疗的普及,中国屈光手术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中国屈光手术市场预计将增长至约725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期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8.4%。
除了手术治疗收入,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医学验光配镜服务也是眼科上市公司的发展重点。
这种进行镜架、镜片、角膜塑形镜等眼镜销售的业务,在眼科上市公司的收入占比正在逐年升高。
华厦眼科数据表明,2019年至2021年,其配镜业务收入分别为22331.53万元、26454.79万元、36108.17万元,占比分别为9.18%、10.7%、12.01%,并且毛利率皆超过50%。
但屈光不正手术治疗及配镜业务只是眼科市场的一部分,据华厦眼科招股书表述,预计到2025年民营眼科专科医疗服务市场将持续增长,达到约1102.8亿元,2020年至202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20%。
而目前眼科上市公司正在持续进行国内多区域异地扩张,尤其是头部企业步伐较大。
其中,截至2022年6月底,爱尔眼科拥有下属医院700余家,华厦眼科拥有下属医院57家。
但除了在扩张路上狂奔的A股5家眼科上市公司,在港上市的朝聚眼科(02219.HK)、希玛眼科(03309.HK)、清晰医疗(01406.HK)、兆科眼科(06622.HK),也已经加入这条被认为是长坡厚雪的赛道。
但也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诱人的利润率之下,现如今眼科千亿市场已逐渐成为红海,在未来眼科产业收入和利润“蛋糕”的分配中,服务占50%,器械和药品将瓜分剩下的50%。
- ·中炬高新前三季净利增14%合同负债降74% 持股屡遭司法拍卖姚振华控制权命悬一线
- ·“拆车研报” 不应成为A股市场上的稀缺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 ·前任搞砸的对华关系,他会吸取教训吗?
- ·梅罗史诗级合照,擅长让巨星同框的LV又下血本
- ·卢布再刷七年新高!俄央行考虑再降利率提振经济
- ·娟珊奶,凭什么那么贵
- ·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这些国内外顶级学者这样说
- ·马化腾位居第二
- ·伊朗申请加入金砖国家,俄:还有阿根廷
- ·痛心!湖南百强企业龙头董秘突发疾病不幸逝世,年仅56岁
- ·原油巨头CEO:只有高油价才能解决高油价,问题只是多高!
- ·元宇宙创新探索方阵正式成立暨《2022元宇宙产业图谱》发布
- ·注意安全!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 ·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 ·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下修至-1.6%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 ·配合监管整改, 招行、工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停止智能投顾服务
- ·技术就是力量,麒麟电池带动产业链狂欢
- ·币圈“雷曼危机”冲击下,加密货币对冲基金巨头三箭资本遭清算,此前被曝6.7亿美元债务违约
- ·马斯克站台,“脑机”领域越来越热闹!顶级风投也已入场
- ·配合监管整改, 招行、工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停止智能投顾服务
-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兵力不足 俄拟修法扩招合同兵
- ·俄国防部称消灭一批在乌虐杀俄战俘的外国雇佣兵
- ·11月23日听银华基金马君、南方基金王士聪等大咖说:医药景气犹在 港股还能投吗
- ·2022中国财经素养教育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 倡导树立“金融健康”新观念
- ·惠普计划全球裁员至多6000人 美国科技公司裁员潮来袭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 ·欧股主要指数收盘普跌 德国DAX30指数跌1.7%
- ·小米旗下支付公司被罚 12 万,涉违规开立支付账户等:雷军为法定代表人,产品包括 MIUI 钱包 App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底仓基金俱乐部
- ·监管放稳经济“免费”大招:深交所上市基金初费及年费可免近2000万,民企债交易费年均可免1.6亿
- ·币圈“雷曼危机”冲击下,加密货币对冲基金巨头三箭资本遭清算,此前被曝6.7亿美元债务违约
- ·开盘:美一季度GDP萎缩1.6% 美股开盘涨跌不一
- ·韩国电视剧已被允许在中国播放?外交部:去年以来已经引进多部
- ·快播创始人,再创业跌了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