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据银保监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银保业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监会进步金融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制造业的推动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完善制造业金融服务,服务发展更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质量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银保业高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共九条措施,监会进步金融主要从任务目标、推动重点领域、服务发展金融创新、制造质量帮扶政策、银保业高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等方面,监会进步金融对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工作要求。推动
《通知》要求,服务发展银保监局、制造质量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刻认识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效,将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执行到位,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通知》强调,银行机构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对抗疫救灾、新市民服务等的金融保障。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保险机构要提升制造业企业风险保障水平,完善科技保险服务。保险资金要在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通知》指出,银行机构要聚焦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用好用足现有金融扶持政策,积极帮扶前期信用良好、因疫情暂时遇困的企业,避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向制造业企业合理让利。
《通知》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控合规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机构要做实贷款“三查”,严格制造业贷款分类,做好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和真实性查验,加大制造业企业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保险机构要提高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健全审慎稳健资金运作机制。
《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要将金融服务制造业发展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做好督促指导和日常监测。加强工作协调,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适时评估各项政策落实效果,积极主动报送工作落实情况。
(责任编辑:知识)
-
《科创板日报》11月22日讯记者 黄心怡) 记者获悉,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今日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要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 ...[详细]
-
据香港电台网站10月7日报道,为了迎接未来航空业的复苏与反弹,国泰航空连续两日举行机舱服务员招聘会。对此,国泰航空向界面新闻回应称,国泰航空自去年夏季开始重新招聘本地机师以来,已招募约200名符合资格 ...[详细]
-
新华社伦敦10月8日电据路透社7日援引专业的飞行追踪网站提供的飞行轨迹报道,一架美国海军侦察机在“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发生后数小时内,在现场附近反复飞越。路透社是根据美国飞行追踪网站“雷达盒”网站 ...[详细]
-
俄乌冲突以来,荷兰格罗宁根气田成为欧洲本土增加天然气供应量的最大希望。不过目前看来,这一欧洲最大天然气田“临危受命”实施增产的希望渺茫。据欧盟新闻网站EurActiv 10月6日报道,荷兰首相吕特Ma ...[详细]
-
51个品种集采来袭!6亿市场大洗牌,石药、罗欣……成功突围,生物药国采步步逼近?
精彩内容11月16日,历时半个月的河北省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正式官宣,共计51个品种98个药品)拟中选,涉及74家生产企业,包括石药集团的独家抗癌药榄香烯注射液、山东的非医保胃溃疡治疗药注射用雷贝拉唑钠 ...[详细]
-
乌克兰媒体5日报道称,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总统令责成俄政府确定将扎波罗热核电站设施等纳入俄罗斯一事,乌克兰国家核电公司Energoatom)当天发表声明称,扎波罗热核电站将根据乌克兰立法,继续在乌克 ...[详细]
-
“产业需求+政策红利”双驱动 多家化纤行业领军企业与旷视科技达成合作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随着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我国化纤产量已经达到全球总产量的70%,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4%。据资料显示,化纤工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 ...[详细]
-
展车都卖光了!提车最快等到春节!新能源车销售太火爆,实探“金九银十”车市
“L9、L8是最新推出的车型,国庆期间,L9试驾需要提前1天预约,L8要等7号展车到店才能试驾。”理想汽车北京朝阳区某直营店销售吴敏化名)一边忙着介绍最新推出的两款新车型,一边为客户预约试驾时间。北京 ...[详细]
-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药王孙思邈以此为《千金要方》命名,可见一纸药方之硬核。纵览A股5000家,470家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坚守在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 ...[详细]
-
当地时间周三,最新公布的美国9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高于市场预期,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相对稳健,而美联储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就业为代价,继续激进加息以遏制通胀。受此预期影响,市场风险偏好降温,美国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