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手中的MOTO:在北美已成为低端品牌
来源:彭家荣 Chris P
在中国品牌正在崛起的联想当下,通过收购海外品牌而进入全球高端市场这条路可能会变得很困难,手中至少手机领域是低端这样。
2014年,美已联想用了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品牌不过现在,联想MOTO这个品牌在美国已经沦为低端品牌,手中在加拿大也已变成了小众品牌。低端当年联想是美已希望复制Thinkpad的成功案例,用MOTO品牌撬开高端市场,品牌用Lenovo品牌抢占低端市场。联想显然,手中当初的低端设想没有成功。
先说产品,美已联想2022年在北美市场只推出了MOTO g power 这一款手机。品牌在加拿大,MOTO官网标价279加币,Best Buy线下渠道的售价是319加币,约合1700元人民币左右。配置上,手机采用的是联发科Helio G37处理器和4GB RAM内存。
同类价格的中国品牌手机如小米、一加则配置了6GB甚至8GB的RAM内存。此外,MOTO采用的Helio G37还是联发科在2020年1月发布的一款基于12纳米工艺制造的芯片。
新推出的中低端机型采用过去高端芯片的做法在手机领域并不罕见,但罕见的是,MOTO不仅在新品中用了2年前的芯片,而且这个芯片在当时就是中低端产品。更让我匪夷所思的是,MOTO这款2022年的新品手机采用了4GB RAM内存,要知道,华为、小米在2016年时的主流产品上就采用了4GB RAM内存。
MOTO g power 这款手机在美国和中国也有推出,与加拿大不同的是,这款手机在中国电商平台的售价为999元人民币,在美国官网的售价是149美元。(约合980元人民币)
同一款手机,在加拿大市场的售价比美国和中国市场高出60%以上,这只能说明联想对加拿大市场并不重视。
除了MOTO g power外,联想旗下MOTO目前的在售机型中,售价最高的是699加币的edge,约合3700元人民币。这款手机采用了Snapdragon 778G的CPU、8GBRAM内存和128GB的存储空间,作为对比,三星、Google、一加等品牌同等价格的手机配置了同等Snapdragon 888性能的CPU。
另外可以作为对比的是,MOTO edge在中国电商平台京东的售价为1999元人民币,配置是Snapdragon 888的CPU、12GB的RAM内存和256GB的存储空间。而MOTO g这款机型在中国的售价为999元人民币,并且配置了8GB的RAM内存。
可以说,与中国市场的售价相比,MOTO在加拿大的同款机型溢价要高出70%以上,而且配置更低。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判断是,尽管2014年联想收购MOTO品牌是为了全球化布局,但是现在MOTO的战略是基本放弃加拿大市场,用低端机抢占美国市场,用中高端机抢占中国市场。
针对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与加拿大市场价格差异的问题,有不愿具名的人士对我说,北美的无锁机销售渠道并不是主流,运营商渠道才是。如果加上运营商补贴的价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差价。
在加拿大,Best Buy,Walmart的线下实体店都可以购买到MOTO的手机,不过,这些渠道只有MOTO g power一款手机在售,并且在展示柜台只有模具展示。销售人员告诉我,因为销量原因,柜台并没有准备展示机。除了这些渠道外,Bell、Koodo、Freedommobile这些运营商那里也有MOTO手机的销售,运营商那里的销售机型更全一些,不过遗憾的是,这里依然没有真机展示。此外,MOTO官网的很多机型都没有现货,需要预定。运营商的销售人员告诉我,没有现货的原因是销量比较差,所以基本没有备货。
另外,运营商的销售人员还告诉我,三星、Google的合约机经常会有优惠活动,而MOTO并没有这些促销活动。可以说,MOTO品牌在加拿大已经成为了小众品牌,而且由于售价相对较高,因此销量与品牌影响力都比较有限。
与加拿大市场不同的是,MOTO在美国的销量依然较大。Counterpoint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联想手机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是11%,虽然远低于三星24%的市场份额,但远高于一加2%的市场占有率。
从业人员告诉我,联想在美国11%的市占率中绝大部分是MOTO品牌的销量。原因是MOTO的平均售价是美国最低的手机品牌之一,另外MOTO与运营商的关系很好,无论是大型运营商还是中小运营商,都有MOTO的手机出售。
以T-Mobile为例,用户只要在运营商那里签订24个月的在网合约,即使不需要承诺每月的通讯费用就可以免费获得MOTO g power这款手机。高通胀环境下,这样的合约对工薪阶层很有吸引力。T-Mobile的工作人员告诉我,MOTO g power是一款很受欢迎的机型,也是MOTO品牌中销量最大的机型。
调研数据也显示,联想手机在2022年第一季度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127%,是因为G系列手机的高性价比。
在我看来,MOTO在北美市场目前是采取了防守策略,在中国市场则采取了进攻策略。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联想在中国用MOTO品牌在2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市场中与小米、OPPO的中高端机型进行较量,而在美国,基本放弃了中高端市场,而是用低价格占领低端市场份额,在加拿大则基本躺平。这也意味着,联想通过收购MOTO品牌实现出海北美的目标并没达成,MOTO并没有像ThinkPad那样,成为联想进入北美高端市场的敲门砖。
在中国手机品牌中,MOTO是与北美运营商关系最为紧密的厂商,但是在产品上,除了价格便宜外,我并没有看到更多亮点。
- ·高瓴陪跑良品铺子拟“功成身退”,休闲食品赛道还在等春天
- ·土耳其通胀直奔80%,而这还不是顶!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撰出版《中国保险科技发展报告(2021)》
- ·美国宣布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实施新一轮制裁
- ·“工业上楼”契合升级换代需求
- ·中邮理财首期养老理财产品开售一小时销售额达20亿元
- ·新华联:多家子公司重组债务约12.7亿元,已与中国华融达成和解
- ·又有银行致歉!业绩披露敏感期小心踩“红线”
- ·当淘金热散去,南非教育体系下的参差
- ·实探城市更新万亿投资下的深圳城中村
- ·真的是“风口”吗?七夕临近培育钻石取代天然钻石猜想
- ·一小时销售20亿元!这一养老理财产品成爆款,更多产品在路上
- ·商务部:抓紧出台新一批稳外资政策措施
- ·水利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 ·因编制虚假报表等 中国人保健康鄂尔多斯支公司一负责人被罚2万元
- ·大陆暂停台湾地区多项生鲜输入,台白带鱼失去全部外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