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和公募:爆火的说客与冷静的看客
转自:北京商报
随着ChatGPT走红并在近日持续刷屏朋友圈,公募ChatGPT的爆火相关概念股也持续上涨。爆火的客冷看客同时,也有越来越多机构对其业务能力进行测验。公募更有观点猜测,爆火在ChatGPT高速发展的客冷看客当下,银行理财经理乃至基金投顾是公募否有被取代的可能性。
ChatGPT眼里的爆火公募:
有潜力的投资市场
为了测试ChatGPT的智能程度,北京商报记者从对中国公募市场的客冷看客认识到基金公司的了解,再到对基金产品的公募推荐等多维度对ChatGPT进行提问。例如,爆火针对“请谈谈对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客冷看客认识”这一提问,ChatGPT的公募回答就提到,“中国公募基金市场是爆火一个有潜力的投资市场,但投资者仍然需要对基金经理和基金绩效进行仔细地考察和评估,客冷看客并与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以确保自己的投资决策是明智的”。
对于ChatGPT的优点,长城基金基金经理赵凤飞认为,人机交互领域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很大,由于人类语言的丰富性以及对话场景的多样性,打造一款与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软件并且还能进行撰写文案和翻译并不容易。这需要优秀的算法和模型,也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力,这些都是ChatGPT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应用场景上,AI客服、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成)等领域,ChatGPT及类似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都有望大显身手。除了上述领域外,AI技术在智能驾驶领域也有望加速落地,在未来的VR、AR中也会扮演重要角色。
但在涉及数据类问题时,ChatGPT当前的回答内容则相对有限。例如,对于“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基金经理有哪些”这一问题,ChatGPT则无法给出准确答案。此外,针对“从近三年产品业绩来看,你认为中国哪些公募基金的业绩最好”这一问题,ChatGPT也直言,“作为一个AI模型,无法评价某个公募基金的业绩是否最好,因为这取决于投资者的目标、风险偏好和投资策略”。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也直言,虽然通过ChatGPT可以快速获取答案,同时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但目前来看,所获取的内容仅能达到相对逻辑完整的效果,并不完全准确。同时,数据的更新程度也达不到实时的效果,因此技术安全性与数据可信度还有待提升。
公募眼里的ChatGPT:
能否受益于该技术有待观察
从诞生到如今,短短两个月,ChatGPT已能完成大部分简单工作,但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猜测,在ChatGPT高速发展的当下,银行理财经理乃至基金投顾是否有被取代的可能性。而ChatGPT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AI技术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
北京商报记者也针对后续会否在业务工作中采用ChatGPT采访多家机构。嘉实基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全球范围来说,AIGC产业还处于市场探索阶段,要达到稳定输出、成熟商业化的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目前ChatGPT的技术应用还处在较为初步的阶段,能否真正受益于ChatGPT技术的发展尚有待观察。若日后技术达不到商业化水平,过一段时间热度可能会退潮,后期波动性较大,后续业务中是否会使用ChatGPT也还不能确定。
“目前ChatGPT尚处于开发体验阶段,公募基金业务除了需要庞大的金融数据支持,严谨与合规也是公募基金服务的关键要素,ChatGPT对于数据的精确度和可追溯能力比较欠缺。此外,想要获取一手市场信息通常需要分析师或基金经理线下实地调研,这是ChatGPT无法取代的”,陈雳补充道。
前海开源基金经理魏淳同样认为,ChatGPT之所以成为爆款,除了其本身的产品力较强之外,核心原因是在全球经济面临一定压力的背景下,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尤其迫切,而ChatGPT等新技术是解决上述需求的最重要路径。从中短期来看,ChatGPT虽然目前技术水平相对其他AI聊天工具更高,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其产品迭代及生态建立仍需一些时间,目前商业模式还不清晰,同时运营成本较高,对包括搜索引擎巨头在内的产业生态,预计暂时还不会带来实质性的颠覆。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也提到,限制ChatGPT的,一方面是算力成本,由于运行ChatGPT需要比较高的算力,也就意味着未来应用或要收费,而收费会让用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则是应用普及度,由于很多算法会选择开源,但开源会限制企业盈利能力,也会限制普及度。而ChatGPT在国内的应用普及,还需要监管进一步完善定调。
爆火背后的发展前景:
下游产业或孕育出丰富生态
从诞生到如今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为什么ChatGPT在近期才“刷屏”朋友圈?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2022年下半年,AIGC及ChatGPT关注度大幅提升的背后,其本质是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阶跃,海外及国内商业落地处在初期,但新的产业趋势值得关注。OpenAI的技术进展及投资方向、海外AI独角兽业务进展、国内龙头AI公司的跨模态布局是重要风向标。
在上投摩根基金看来,虽然ChatGPT是去年12月刚出的全新技术热点,但由于体验惊艳,在科技圈的影响迅速扩散,微软、Buzzfeed等科技巨头纷纷跟进应用,预期未来短期内热度会持续催化。ChatGPT的出现,预兆着未来AI可能会对人类的文字生产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下游产业有可能孕育出丰富生态。目前阶段,ChatGPT仍处在产业发展初期,股票表现仍以事件驱动为主,同时受到宏观市场环境等影响,波动较大。
ChatGPT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提问时也直言,训练数据、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快速响应、多语言支持、智能定制是其核心竞争力。
而部分公募也提前“嗅到”ChatGPT的投资机会,并进行布局相关概念股。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已有80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重仓,持股总量达6100.22万股;此外,还有6只基金重仓,持股总量为536.64万股;另外还有3只基金重仓持有,持股总量为3.78万股。
从后续板块投资机会来看,上投摩根基金认为,当下,A股中的AI概念股,若从狭义而言,拥有独立自研大模型能力的厂商不多;但广义而言,业务可以和AI去做结合,甚至已经在业务中嵌入了AI能力的第三方应用厂商,数量不在少数。国内AI发展,视觉能力最强,因此拥有AI视觉能力的厂商,技术是相对成熟的。按Gartner曲线规律,全球科技浪潮在第一波的时候往往可以享受极高溢价。从估值维度上来看,当前ChatGPT相关核心标的估值较高,市场将远期的宏大美好愿景投射到当期,带来了这一波AI上涨。因此投资层面上,除了基本面因素,也建议关注资金方面的因素,以辅助决策。
前海开源基金科技行业研究员梁策则认为,ChatGPT的出现,不仅会加大社会对深度学习这个技术领域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强度,还会加速过去积累的技术向社会渗透。在这一背景下,预计未来很多科技企业会出现新兴的投资机会,具体会关注有希望开发出中文模型的技术巨头、为技术巨头提供基础设施的厂商、具备模型使用场景的应用开发商三个方向。对于不熟悉这个领域的大众投资者,梁策建议可以通过投资科技主题的基金产品对这个领域进行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
- ·北交所首个半年报披露季收官 6家公司净利超亿元
- ·11家车企公布2023年度销量目标:比亚迪欲摸高400万辆 “蔚小理”设定增长率均超60%
- ·墨西哥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至11% 达到历史新高
- ·日本1月份企业物价指数同比增长9.5%
- ·中国人寿保险一分公司被罚12万:大病保险理赔支付不及时
- ·茅台2899元立春酒玩巽风才能买:有玩家花五千元氪金 有商家挂8889元起拍
- ·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
- ·侵吞公款超2100万元!五罪并罚!吕亚臣一审获刑20年,处罚金360万元
- ·11月22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粤传媒收获5连板 太龙药业走出4连板
- ·长安汽车:1月份销量同比降38.03%
- ·银行理财重建客户信心进行时
- ·瑞穗:内存芯片行业下半年将复苏 上调美光科技等股评级和目标价
- ·秋粮旺季收购已全面展开 主产区收购累计超5000万吨
- ·新希望单月生猪营收环比降28.69% 猪价跌穿盈亏线缩量出栏以图减亏
- ·天合光能拟发88.7亿可转债加码光伏 海内外市场齐发力净利连续6年增长
- ·Paypal涨3% 第四季盈利胜预期
- ·卡塔尔世界杯为何屡现超长补时?国际足联给出了解释
- ·辅仁药业走到悬崖边!企业连亏3年、股权被拍卖偿债,谁有胆量接下烫手山芋?
- ·午评:港股恒指跌1.79% 恒生科指跌4%汽车股走低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
- ·警惕疫情从“黑天鹅”发展为“灰犀牛”
- ·禾赛科技美股上市首日收阴线涨1成 连年亏损毛利率降
- ·李家超:已就上市事宜与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进行会面,并得到积极回应
- ·PanopticAI完成超一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和戈壁大湾区领投
- ·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50亿元,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
- ·黑猫1月数据说 :春节带动网游消费 投诉增长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