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正式启用
原标题: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正式启用 6月28日上午,全国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启用。首个式启这是海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联运广西实现“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海洋梦的集装关键一步。自动化码头的箱码启用将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重要支撑,将极大提升北部湾港的头正核心竞争力,对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港建设、全国实现2025年北部湾港1000万标箱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首个式启 全球首创U形工艺 全球首创的海铁“U”形工艺方案及技术方案,充分解决码头堆场端部作业工艺方案能耗高、联运投资成本高、集装设备利用不均衡、箱码装卸点少的头正问题,具有高效、全国经济、效率扩展性强等特点。 装卸点多更高效 外集卡通过三段式闸口可直达堆场目标贝位作业,完成抓放箱后可沿“U”形道路出闸。IGV沿着车道可实现从海侧到堆场之间的作业。U形布局装卸点多,出箱灵活,增加轨道吊设备可显著提高堆场作业效率,扩展性强。 交通分流更安全 实现外集卡与IGV交通分流、物理隔离、互不干扰,既实现了同一堆场可同时兼顾陆侧及海侧集疏运作业,又保证了自动化作业的安全性。 经济性强更能“省” 采用低速轨道吊,设备成本、堆场建设投资、设备能耗、设备损耗降低超过30%。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致力于打造更高形态的海铁联运生态。码头堆场后方毗邻铁路中心站,通过开发海铁联运自动化系统,打通铁路及港口的信息壁垒,实现海运、铁路运输方式之间信息交换共享,提高联运一体化服务能力,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打造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更多“黑科技” 自动化双小车岸桥技术创新。双小车接力作业比传统自动化单小车岸桥效率提升10%以上,同时,双小车岸桥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在岸边装卸工艺上,将轨后IGV车道数量从7条压缩到6车道,从而缩短了岸桥后伸距,降低了整体自重。 自动化轨道吊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创新应用基于新型装卸工艺的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可分别兼顾一侧悬臂下人工集卡及另一侧悬臂下自动化车辆的自动化装卸作业。同时为了保证对外集卡的自动化作业,配备了齐全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集卡防吊起保护系统、箱锁未解检测系统、后集卡作业等待提示系统、集卡闯红灯监测系统等。这些安全子系统有效地保障了整个作业环节的安全可控,实现效率与安全双提升。 智能引导运输车(IGV)技术创新。创新应用8轮4轴底盘形式的IGV,最大轮压与普通外集卡相当,无需增加土建投资;搭载自主研发全国首创的柔性智动充电,真正实现IGV的自动充电,充电20分钟可实现作业4小时,具有“充电不离场,快充长续航”的特点。同时项目创新设计新型车辆定位磁钉布局方案,在大幅降低磁钉密度,进一步减少投资的前提下,将定位精度控制在20毫米内。 据介绍,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按两期分步实施,其中此次启用的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7、8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为一期工程,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岸线总长518.5米,年通过能力102万标箱。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建设2个20万吨级泊位,设计通过年能力160万标箱,将于2023年实现投产运营。 (总台记者 廖汨 刘畅 何柏霖 沈庆 李佳亮 王钰琪)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日增破6000例,重庆中心城区继续坚决实施全域协同防控
- 快讯: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日内涨超2%
- 一年内超2000家营业网点关门,是客户抛弃了银行网点?
- 多地房贷利率迈入“3”时代 “转贷降息”暗涌
- 广东一医院开设“世界杯综合征”门诊 出诊医生:半天有近20人就诊
- 快讯:指数午后集体跳水翻绿 两市超4600股飘绿
- 中国国航1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38.4% 环比上升96.1%
- 深圳出台十二条金融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福建省发布陶瓷行业“5G+工业互联网”地方标准
- 王登峰被逮捕,曾任中国足协副主席
- 收评:港股恒指跌0.33%三桶油爆发,科技、医药、消费等集体走低
- 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逾4500股收跌,发生了什么?
-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获连任,中俄领导人祝贺
- 撑不住了!美国会预算办公室:最快7月发生债务违约
- 德国商业银行CEO许诺提高奖金以鼓舞员工士气
- 方新侠加仓2.41个亿,三大游资高位力挺,AI算力龙头浪潮信息成色如何?
- 金洲慈航被预处罚 股民索赔可期
- 2023年上海市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 投保315:355家上市公司索赔条件出炉 适格股民可高度关注
-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建议将城商行纳入科技创新再贷款名单 完善科创金融的外部风险分担机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