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学TikTok了”
(观察者网讯)“Make Instagram Instagram again(让IG做回IG)”,别再截至北京时间7月27日16时,别再由摄影师Tati Bruening发布的别再这项倡议已获得了超199万点赞,相关请愿的别再签名人数超18万。 自Meta旗下社交平台Instagram(IG)大力推广与TikTok相似度很高的别再短视频服务Reels之后,外网掀起了呼吁其停止模仿竞争对手TikTok、别再做回照片分享软件的别再热潮。 当地时间7月25日,别再IG粉丝最多的别再女星凯莉·詹娜(Kylie Jenner,IG粉丝3.61亿)及其姐姐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别再IG粉丝3.26亿)也加入声援倡议的别再阵容。26日,别再IG公司负责人出面回应用户质疑。别再 旗下拥有脸书和IG的别再Meta近来开始大力推动其短视频业务。7月22日,别再IG宣布15分钟以内的新视频帖子将以Reels短视频的形式分享。IG方面称,这一变化是该公司努力提供更多沉浸式和全屏体验的一部分。 但这一变化立刻引来用户批评,许多人对照片和视频尺寸变成全屏提出异议。加上IG利用算法向用户推荐他们还没有关注的内容,不少用户对于被迫在主页不断看到随机的娱乐内容感到不满。 当地时间7月22日,摄影师Tati Bruening在IG发起倡议,呼吁“让IG做回IG”,“不要试图变成TikTok,我只是想看看我朋友的可爱照片”。 不少名人对这项活动进行了声援,其中对平台用户影响最大的要数“卡戴珊家族”中的小妹凯莉。作为网红、个人品牌老板,凯莉是IG全平台粉丝最多的女性,其账号也是IG粉丝第二多的个人账号,粉丝高达3.61亿(第一为C罗,粉丝4.70亿)。 当地时间25日,凯莉在IG Story发布了倡议图片,并在右下角加了句“拜托了”。 其IG粉丝数为3.26亿的姐姐金·卡戴珊和粉丝数为1.96亿的考特尼·卡戴珊也响应号召在IG Story发布动态,以支持这项倡议。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随着“卡戴珊家族”加入这场论战,此事的关注度大大提高,目前Tati Bruening的原帖点赞已超过199万。Tati Bruening在Change.org发布的请愿也获得了超过18万个签名。 要知道,网红家族在国外社交平台的影响力很大。2018年,詹娜在推特发文批评Snapchat改版后,Snapchat母公司Snap的股价当天下跌7%,市值蒸发超过10亿美元。 当地时间7月26日,Instagram负责人亚当·莫塞里(Adam Mosseri)终于发声,他在个人账号发布视频,回应了用户的质疑。 莫塞里先是解释称,目前对照片和视频的全屏展示还在“测试”阶段,只对“少数”IG用户开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还不算很好”。 随后莫塞里承诺,照片分享依然是IG的传统特色,这一功能会得到保障。但他也称,如今,IG用户在该平台上分享和浏览的视频越来越多,“实话说,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IG帖子将变成视频。即使我们什么都不改变,我们也能看到这一点”。 最后,莫塞里对内容推荐功能进行了阐述,称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他们未关注的内容是为了鼓励创作者,尤其是不知名的创作者,同时也能帮助用户发掘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美国文娱媒体Variety分析称,IG此举是为了应对短视频平台TikTok越来越大的威胁。Reels与TikTok相似度较高,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用户,但根据Meta的数据,从短视频产生的收益来看,目前Reels还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网络安全和性能公司Cloudfare的数据,TikTok成为2021年下载量最高的应用程序,超过了Meta旗下的社交平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沙特否认讨论OPEC+增产 称必要时准备进一步减产
- 民生银行信用卡暴力催收,用户:已经没脸见人了
- 乙德投资控股发布业绩 年度纯利1374万港元同比增22%
- 中国援外在建最大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 将为布隆迪增加约1/3电力供应
- 欧盟拟干预能源市场 欧洲电价于三天内腰斩
- “大众”中国市场新架构意味着什么
- 快狗打车正式登陆港交所:首日平开 市值超132亿港元
- 2022年一季度苹果占据62%高端手机市场份额:iPhone 13立功
- 法财长:法德一致同意,欧洲需对美国作出强硬回应
- 俄财长说西方为俄偿还公共债务制造人为障碍
- 美联储:审核的所有银行通过2022年压力测试
- 更多刺突蛋白突变,症状较重!泰国已发现81例感染病例→
- 北京朝阳一施工单位未履行防疫责任致出现阳性病例被依法立案 为陕西建工集团
- 曝三星Galaxy FE系列后继无人:曾把骁龙888手机卖到4599元
- 腾讯升级“车云一体化”战略 在上海开设智能汽车云专区
- 发了近3个月仍在“发运中” 长安奔奔E-Star陷交付危机
- “新兴市场投资教父”墨比尔斯:美联储将继续加息 直到高于通胀率
- 美联储:审核的所有银行通过2022年压力测试
- 日韩澳新领导人赴北约说什么?外媒纷纷猜测
- “00后整顿职场”爆火,他们为何这样有勇气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