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美国全面禁止涉疆产品,美企叫苦不迭
知识38587人已围观
简介[文/观察者网 刘骞]当地时间21日,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2月签署的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正式生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理论上可依据此法律将中国新疆地区生产的全部产品均推定为所谓的“强迫劳 ...
[文/观察者网 刘骞]
当地时间21日,美国美企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2月签署的全面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正式生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理论上可依据此法律将中国新疆地区生产的禁止叫苦全部产品均推定为所谓的“强迫劳动”产品,并禁止进口与新疆相关的涉疆任何产品。
对于美方这一打压举措,产品以美国媒体为首的不迭外媒纷纷担忧这一措施对美国进口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不利影响。美国“政客”新闻网称,美国美企美国进口商已经开始恐慌,全面它们抱怨执法缺乏明确性。禁止叫苦《华尔街日报》表示,涉疆新法可能造成物流中断,产品成本上涨。不迭《纽约时报》更是美国美企直言美国若严格执行这一措施,将对本国产业乃至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全面约100万家公司及数十亿美元的禁止叫苦经济活动受到影响。未来还很有可能加剧美国本已十分严重的通胀问题。
美国服装鞋类协会(AAFA)前主席更是形容,这对美国相关行业来说是“10级台风”。
也有部分外媒质疑,美国这项新法或许根本没法严格执行。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疆的棉花、多晶硅等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供应链变得非常复杂,美国执法部门很难真正溯源出一些产品原料的真正产地。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械收割棉花,资料图据《华尔街日报》21日报道,美国自2019年以来依据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出台措施授意海关部门对疑似新疆产地的商品多加限制。这种打压举措的“高潮”就是21日生效的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
这项法律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要求所有美国进口商们“自证清白”。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美国禁止涉疆产品,美企警告对华航运延期报道称,在新法律出台前,美国海关官员有义务提供证据证明他们所扣押的货物涉及所谓的“强迫劳动”。但现如今,这项义务转移到了进口商们头上,他们必须证明自己的进口货物不涉及“强迫劳动”。
如此法律显然引发了美国进口商们的种种不满。
“100万家企业或将受到影响”
美国“政客”新闻网16日称,早在该法律正式生效前,美国不少贸易组织就开始发出警告。
美国“政客”新闻网报道截图:新法迫近,美进口商迎接混乱报道称,美国进口商们首先抱怨的一点便是“执法缺乏明确性”。法律要求自行证明商品不涉及“强迫劳动”,但是美国进出口商协会主席尤金·兰尼(Eugene Laney)表示:“我们的成员不确定什么样的证据能够被用作证明。”他表示,他们没有得到过什么可靠的指导,他们一直听到的回答就是“你必须得等一等”。
等到21日该法律正式生效后,美国的相关产业人员发出了更多的担忧。
据《华尔街日报》21日报道,上海美国商会(Amcham Shanghai)称,在华美企正密切关注美国海关官员将如何执行相关规定,他们如今仍在努力弄清楚哪些文件足以证明货品符合进入美国的条件。该机构表示,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物流中断,并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
上海美国商会前会长季恺文认为,这项法律的实施可能增加全球供应链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报道援引一些企业高管们的话表示,美国中小企业的负担尤重,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理解和处理海关的合规要求。
美国服装鞋类协会(AAFA)前主席里克·赫尔芬拜因(Rick Helfenbein)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鉴于中国在棉花及服装产业处于优势地位,美国的措施对于美国内相关行业来说无异于“一场10级台风”。他说,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谁也不知道之后事态如何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这有点令人害怕”。
他还表示,现实就是中国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尤其是在供应美国零售时尚市场方面,美国“无法阻挡中国”。
《纽约时报》21日直言,新法律将对美国企业及消费者产生“重大且出乎意料的影响”。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美企将迎接新法冲击“公众没有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这(新法律)对全球经济及美国经济的影响是数十亿美元(的规模),而不是数百万美元。”前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局长、现Altana AI公司执行总裁艾伦·贝尔辛(Alan Bersin)如此说道。
报道称,Altana AI 是一家关注供应链领域的人工智能公司,该公司CEO埃文·史密斯(Evan Smith)估算称,如果该法律得到严格执行的话,那么全球大约1000万家涉及买卖或制造实物的企业中,约有100万家企业将受到影响。
史密斯认为,这将波及到“世界上所有的日常用品中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有趣的是,“德国之声”中文版在报道此事时,反而在标题中强调了禁令“恐冲击美国多项产业”。
新法律或难严格执行
在各种议论声中,也有部分美媒怀疑,这项所谓的“强迫劳动预防法”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吗?
美媒提出质疑的原因之一就是新疆地区与全球供应链的广泛联系。《纽约时报》表示,中国新疆与世界服装、光伏产业的联系广为人知,而贸易数据显示,新疆的优势产业远不止于此。
据数据分析公司Kharon的研究报告显示,新疆目前生产了全球40%以上的多晶硅、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番茄酱和五分之一的棉花。此外,它还生产了全球约15%的啤酒花,以及约十分之一的核桃、辣椒和人造纤维。新疆拥有世界9%的铍储量,坐落着中国最大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该制造商占据了行业内约13%的全球产能。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棉花田,资料图正如美媒Axios新闻网援引相关行业律师所说得那样,“如果法律完全按照书面规定执行,那么它有可能真正造成广泛的影响”。如今“所有人都在等待看现实情况将会如何变化”。
《纽约时报》指出,拜登政府如今打算全面执法,但是这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美国执法部门会扣留或拒收大量进口产品,这将给进口商们带来麻烦,并造成进一步的供应链中断。如果进口商被迫寻找更昂贵的替代品,或者消费者开始争夺稀缺产品,这也可能助长通胀,而美国的通胀水平已经处在40年的高位。
报道称,如果拜登政府未能充分执法也会面临问题,负责监督的国会可能会对此表达强烈抗议。
质疑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全球化时代,美国执法部门很难真正溯源出产品原料的产地。
美国“政客”新闻网称,一名要求匿名的上海供应链专家称,很多人都怀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能否很好地执行新法律,因为他们已经人手不足且不堪重负。他反问,难道CBP还要使用DNA检测设备来了解有关产品有没有使用新疆棉花吗?
美媒Axios新闻网称,在如今这个全球化时代,供应链已经变得异常复杂。一件成品可能包含来自多个地区的组件,而这些组件可能已经多次跨越地域边界。这意味着新疆的产品遍布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供应链当中。
报道称,人权分析师妮可·莫格雷(Nicole Morgret)认为,针对新疆的新法律是“美国政府的政治决定”,中国政府肯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抵制这种做法”。她还称,无法孤立地看待新疆。她甚至认为:“可以合理地假设,任何来自中国的棉质服装都将包含新疆制造的某些元素,无论是棉花,还是纺织线,或者布料。”
美方“注定将以失败告终”
那么美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究竟会对新疆造成怎样的影响?
“新疆地区产业短期内会受到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影响是有限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保建云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道。
保建云表示,新疆产品在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像新疆的长绒棉和多晶硅等产品,品质优良,产量在全球占很大比例。新疆长绒棉是世界最好的棉花之一,202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90亿美元的棉花产品,其中有20%涉及新疆棉花。美国想要把新疆产品从全球供应链里面完全排除出去并不现实。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阳能发电场,资料图保建云还称,美国这一法案实际上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最终带来的破坏作用会反噬美国自身。从全球来看,美国的盟友短期内可能会迫于压力作出一定妥协。但是,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体已经建立起紧密连接的产业链合作,而且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市场潜力。国际企业为维护市场份额,将不得不调整布局,最终形成的反而可能是全球产业链“去美国化”的趋势,华盛顿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地时间21日,美方涉疆法案正式生效后,中国商务部、外交部分别回应。
商务部发言人称,美方以“人权”之名,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之实,严重破坏市场原则,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美方做法是典型的经济胁迫行为,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切身利益,不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利于全球通胀缓解,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原本就是反华势力为抹黑中国炮制的弥天大谎,同新疆棉花等产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新疆各族人民劳动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的事实完全相反。
汪文斌指出,美方试图以所谓“法律形式”在新疆制造“强迫失业”,在全球推行同中国脱钩,这充分暴露了美国打着人权的旗号破坏人权、打着规则的旗号破坏规则的霸权实质。美方逆时代潮流而动,注定将以失败告终。
Tags:
相关文章
点“数”成金 数据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知识证券时报记者 唐维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正迎来快速发展。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增至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 ...
【知识】
阅读更多美联储官员继续“放鹰”,9月收官,道指大跌500点!科技股普跌,苹果2天13198亿元市值蒸发,发生了什么?
知识每经编辑 杜宇美东时间9月30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大跌500点,跌幅1.71%,本月累计下跌8.84%;纳指下跌161.89点,跌幅1.51%,本月累计下跌10.5%;标普500指数下跌54 ...
【知识】
阅读更多刘强东明州案双方以和解终结
知识刘强东明州案迎来意外转折,北美时间10月1日晚间双方律师团队发表联合声明,声明显示案件双方已经达成和解,和解细节未对外公布。该案原定于10月3日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市中心的亨内平郡地区法院开庭审 ...
【知识】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春节前A股怎么走?机会如何把握?他们给出这些建议!
- 2021年净利缩水超90% 奥智股份申报挂牌新三板
- 新年首例银行二级资本债到期不赎回事件反转 九江银行一天后“改口”
-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2023年A股权重价值搭台 景气成长唱戏
- 方正证券董事会“换血”:平安、信达和全国社保基金各派董事入场
- 川酒“六朵金花”中排名倒数,沱牌舍得何时实现真正复兴?
- 冯俏彬:专项债不仅要加力更要提效,珍惜宝贵的债务空间
- 0.44%,新年首只新股中签率出炉!低价股受关注,逾10只准新股正在“候场”
- 原油类QDII 2022年表现亮眼 机构展望新年大类资产配置
- 实探深圳福田口岸:香港与内地“通关”首日人头攒动热闹有序 已有企业团“过关”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