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刀背后:张小泉刀剪具毛利超37%,钢材采购自外部供应商
原标题:断刀背后:刀剪具毛利超37%,断刀钢材采购自外部供应商
当菜刀和蒜相遇,背后蒜“轻伤”,泉刀刀“重伤”。剪具
张小泉菜刀拍蒜后断刀一事引发大众关注,毛利在张小泉的超钢材采直播间里,一众网友纷纷留言“能拍蒜吗?购自供”
7月14日,张小泉方面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外部称其推测刀断的断刀原因可能与产品硬度较高、消费者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背后硬度高的泉刀刀具韧性会比较差,横拍时受力不均匀容易断裂。剪具公司方已经安排给消费者无条件退款。毛利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超钢材采张小泉此次的购自供断刀在硬度、消费者操作等因素之外,还可能存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原因,比如“生产过程中是否已经有断纹存在”“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之后有没有回火”等等。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刀剪及现代生活五金用具的工业企业,张小泉是中国刀剪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因此也被称为“刀剪第一股”。
记者了解到,除刀剪等张小泉工厂可以自主生产的产品外,公司对于其它产品一直采用“技贸工”的战略,自己出技术图纸进行设计,然后做贸易、做销售,最后如果销售得很好,才会决定自建产线。
截至7月14日收盘,张小泉当前股价为17.02元/股,单日涨幅为0.35%,公司总市值为26.55亿元。
张小泉回应:已安排无条件退款,倡导消费者专刀专用
7月1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与张小泉方面取得联系,其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已经与报道中的断刀消费者建立联系,正在协商解决中。
就该工作人员介绍,“张小泉一直十分重视产品质量,每把刀出厂前都会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大家不用担心产品质量问题。至于消费者断刀的原因,我们推测,一方面是我们的产品属于硬度较高、锋利度较高的产品,一般而言,这种刀具韧性会比较差;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力过猛,比如横拍这种行为,当刀具受力不均匀的时候,由于刀具硬度较高等原因,就容易导致断裂。”
“我们张小泉的刀具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对消费者的烹饪习惯也认真研究过,并且在技术方面为此下了很多功夫,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我们也给出了产品使用指引,的确是不建议消费者用其购买的这款产品进行横拍大蒜、黄瓜等操作。”
另外,张小泉方面告诉记者,上述消费者并非“刚买不久”,“我们内部查询到是2020年9月份购买的,新闻里的表述与事实有一定出入,正在交涉中。”
“虽然已经超过售后期限,但为了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公司还是会无条件退款,并给出适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刀具挑选小建议。” 张小泉方面告诉记者。
菜刀还能拍蒜吗?选刀重点关注钢材硬度和韧性
马先生在刀具行业已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自己也开了一家刀具生产销售公司,他从新闻上看到媒体上传的张小泉断刀图片后,第一反应是“断裂的位置离刀柄过远了。”
根据媒体报道,这把断开的菜刀刀背上刻着“张小泉,斩切刀,50Cr15Mov”,在电商自营店挂牌价99元/把。
“这个材质和做工对应这个价格还算合理。”马先生告诉记者:“按照我的经验,这柄刀断裂的可能原因有三种,其一,刀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这把刀属于一体龙骨刀,而且是斩切刀,并不容易断。但是断裂也不罕见,通常是在刀柄处断,现在的断裂位置明显离刀柄过远,我怀疑在打造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断纹。新旧断纹是不一样的。”
“第二,也存在人为的可能,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用力过猛。因为硬度较高材质的刀具比较脆,横拍时刀具受力不均就会发生断裂。”
“第三,也可能是在加工过程中漏了环节。刀具在生产时,有一个步骤叫热处理,热处理之后,还有一个步骤叫回火,回火的目的是增加钢材的韧性。如果说没有旧的断纹,也不是人为导致的,那应该就是热处理之后没有回火。”
马先生告诉记者:“选刀主要看钢材,硬度和韧性都要考虑。硬度越高,越锋利,持久度也好,但是容易断,刀具在横拍的时候断裂是很正常的,所以推荐大家拍蒜的时候可以先压一下,然后再拍。”
“推荐选择一体龙骨的刀,就是一块材料锻造下来的,选厚度高的刀,比较不容易断。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材料之一是大马士革钢材,这种材料的特点是表面有花纹,它本身的硬度比较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锋利度的要求,同时那个花纹的韧性比较好,两者一结合,很适合家庭使用。” 马先生称。
据上游新闻报道,重庆某钢铁公司质检中心技师郑师傅表示:“买刀要看标号,那种特别贵的刀具,钢材很硬。硬度越高,开刃之后的保持度越好,锋利度越高,切东西很快很顺手。但这种刀具脆,磕磕碰碰或者拍拍打打就容易断。家庭使用的话,如果不具备保养刀具的知识,最好别买高标号的刀具。”
去年营收超7亿元,部分产品为代工厂生产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刀剪及现代生活五金用具的工业企业,张小泉是中国刀剪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因此也被称为“刀剪第一股”。
官方资料显示,张小泉品牌始创于1628年,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总部设立在中国杭州。
2021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约7.6亿元,同比增长3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873.28万元,同比增长1.96%。
2011年,张小泉开始布局线上渠道业务。自2018年至今,张小泉品牌在淘宝天猫、京东平台的剪具类店铺排名中一直位居第一。
在A股市场,张小泉很受关注。面对“未来公司主要做性价比还是高端?”的提问,张小泉给出了“两手抓”的答案,其表示:公司大力推进高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并相继引入“泉近”和“海云浴日”家徽作为高端产品线的标识,目前标识两个家徽的产品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已接近10%;与此同时,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满足广大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向市场提供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
那么,张小泉的产品利润情况如何?
分产品来看,2021年,张小泉的刀剪具、厨具厨电、家居五金的毛利率依次约为37.67%、35.29%、51.13%。
张小泉生产刀剪等五金制品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包材、聚氯乙烯(PVC)制品、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制品等。
2021年9月,张小泉在互动平台告诉投资者,“公司产品生产使用的钢材主要为特种不锈钢,在不锈钢材中添加碳、铬、镉等微量元素,具有硬度高、防腐蚀生锈、经久耐用、耐磨性好等优点。公司产品使用的钢材采购自外部供应商。”
据了解,张小泉部分产品为代工厂生产,代工厂主要分布在广东、宁波。
对此,张小泉给出的理由是:“公司刀剪产品一直发展较快,产能爬坡不及销售增速,所以需要代工厂来补充产能,这些工厂类似于公司的卫星工厂,合作经营时间久,生产经验足,再加上质量端由公司监管,会保证产品和张小泉自身生产产品的一致性。”
张小泉方面称,除刀剪等张小泉工厂可以自主生产的产品外,公司对于其它产品一直采用“技贸工”的战略,自己出技术图纸进行设计,然后做贸易、做销售,最后如果销售得很好,才会决定自建产线。
去年,张小泉的销售费用约为1.17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超过4000万元。
(责任编辑:百科)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陈莎 报道 中秋将至,克莉丝汀离圆满很远。9月1日,该公司在港交所公告,由于需要额外时间完成管理账目,导致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将延迟刊发,预计中期业绩将于2022年9月 ...[详细]
-
■仝宗莉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功能愈来愈强大,耗电量水涨船高,充电宝作为小巧便携的移动电源日益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移动电源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9个省市)107家企业生产的 ...[详细]
-
高培勇:扭转“预期减弱”需靠改革,依赖扩张政策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CMF年度论坛2022-2023)今日举行。主题为:在大调整中温和复苏的中国宏观经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出席并演讲。 高培勇表示,以往经济下行压力对财政收支往往影响不大,今 ...[详细]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下线 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超过6600万千瓦时
本报福州11月24日电 记者刘晓宇)日前,由三峡集团与联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这标 ...[详细]
-
国家卫健委: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 保障患者救治
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对于医疗机构的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这些重要的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保障患者的救治。对 ...[详细]
-
医药周报:济川药业等359家企业被点名,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等216个药品将出局,网络售药新规12月1日正式施行
359家企业被点名,“亿级”独家中成药停止交易!降糖药王再陷危机,全球最贵药物易主来源:米内网看点:本周,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药品清单对外公布,多个国产1类新药迎利好。药品市场风云再起,216个未过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萌据中国政府网11月24日消息,《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发布,国务院同意在廊坊市、沧州市、运城市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 ...[详细]
-
自11月22日以来,上海等地陆续发布通告,要求抵达不满5或3天人员不得进入部分公共场所。11月2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至少已有19地发布此类通告,但在具体公共场所限制上,各地略有不同,主要包括 ...[详细]
-
央视网消息: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处置工作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发热门诊全天候开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知 ...[详细]
-
上周,A股以跌为主,沪指全周虽然微涨0.14%至3101.69点,但下跌个股占绝大多数,股指稍强与银行股及一些“中字头”权重股走强相关。其余股指显著下跌,深综指全周跌2.22%,创业板综指跌3.3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