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哺乳动物基因组分析证实 突变频率越高物种寿命越短
这是种哺证实一个困扰科学家多年的谜团——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有如此不同的寿命?人类可以活到80岁左右,而长颈鹿往往在24岁时死亡,乳动裸鼹鼠的物基物种成年个体只有长颈鹿的两万三千分之一,但它可活到25岁。因组越高越短这表明,分析除了体型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影响寿命。突变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频率一项研究,分析了从老鼠到长颈鹿的寿命16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研究证实,种哺证实一个物种的乳动寿命越长,基因突变发生的物基物种速度就越慢,每年发生的因组越高越短突变越少。
在生物体的分析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细胞突变发生在所有细胞中。突变这是频率一个自然的过程,人类细胞每年大约获得20到50个突变。这些突变中的大多数是无害的,但其中一些可能会使细胞走上癌变的道路,或者损害细胞的正常功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就提出了这些突变在衰老中的作用,但直到现在,在实践中观察它们仍然有难度。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皮托悖论”,该悖论质疑为什么体型较大的动物尽管拥有更多的细胞,但患癌症的风险并不高。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6种哺乳动物的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这些哺乳动物的寿命和身体大小各不相同,包括黑白疣猴、猫、牛、狗、雪貂、长颈鹿、港湾鼠海豚、马、人类、狮子、老鼠、裸鼠、兔子、大鼠、环尾狐猴和老虎。
分析显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体细胞突变都是由类似的机制引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呈线性积累,突变频率较高的物种寿命较短。例如,可长到约5.5米高的长颈鹿具有每年约99次的突变率,寿命约为24岁。与此同时,裸鼹鼠也具有非常相似的突变率,每年93次,相似的寿命约为25岁。而裸鼹鼠体型小得多,身长只有约12.7厘米。
研究人员从48个个体中收集了样本,统一从结肠隐窝组织中获取上皮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
研究发现,体细胞突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线性积累,并且,尽管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饮食和生活史天差地别,但突变是由相似机制引起的。
该发现为体细胞突变在衰老过程中可能起作用提供了证据,即随着每个物种寿命的延长,体细胞突变率下降。不过,这些发现并没有为“皮托悖论”提供答案。研究小组发现体细胞突变率和体重之间没有显著联系。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桑格研究所的亚历克斯·卡根博士表示,接下来的几年里会将这些研究扩展到昆虫或植物等更多样化的物种。
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 ·能源股利好趋势仍将继续 花旗上调埃克森美孚等目标价
- ·上汽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上汽集团:属于前期准备工作
- ·江淮汽车:受疫情和芯片短缺等影响,一季度预亏约3.07亿元
- ·贵州瓮安通报一批进口大米核酸检测呈阳性
- ·北京市高院院长寇昉:积极打造高水平金融法治协同平台
- ·1700亿市值“航母”净利飙升1.4倍 恩捷股份2022高增长已提前锁定?
- ·警惕!山西快递疫情已波及4地,北京疾控提醒→
- ·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什么?央行给出三点
- ·煤炭新能源坐跷跷板,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新旧能源切换已至?
- ·18项违法违规被查出 韩城矿业桑树坪煤矿连收6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 ·“黑马”零跑,逆袭蔚小理?
- ·游戏直播迎强监管:不得直播未经批准网游,平台应设立未成年人防沉迷
- ·湖南金融监管部门认定盛大金禧涉嫌非法集资,警方已介入
- ·央行谈降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
- ·我国外贸有韧性!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 ·解读|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元,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