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金安国纪拟7550万买别墅 须警惕三个问题
每经评论员 黄宗彦 前三季度净利润不足4000万元,每经却要豪掷7000多万元买别墅,热评的丨金一番“神操作”,让人颇感惊奇。安国 近日,纪拟金安国纪(SZ002636,买问题股价8.01元,别墅市值58.3亿元)公告称,每经公司拟以7550万元购入上海闵行区金丰路的热评一处别墅,目的丨金是为了适应公司业务拓展和发展需要,主要用于产品推广、安国客户接待、纪拟业务洽谈等综合办公业务。买问题但该别墅所属物业的别墅工作人员随后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这个物业性质是每经住宅区,以居住为最终目的”。这一说法,无疑将金安国纪推上了舆论焦点,不少投资者就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产生质疑。 对此,深交所于上周五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补充说明购置房产的原因及必要性等;同时,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购房的具体决策过程,并说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基于金安国纪的案例,笔者发现,上市公司在购置不动产过程中,须警惕三个方面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 首先,要警惕表决议案的流程合规但不合理。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也就是说,如果所购房产或资产的金额达不到法规所要求的30%指标,就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由董事会表决通过即可。 比如,在金安国纪此次事件中,该房屋的使用性质不应该存在争议,公司在购买时理应对房屋的情况作详细调查和了解,照理说,不可能在明知房屋使用性质为住宅时还对外宣布将其用作商用。这难免让人怀疑,购买别墅有可能是大股东或者董监高以公谋私,借上市公司的资金进行个人享受。在议案没有提交至股东大会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对所有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其次,要警惕购置不动产的作用在长期弊大于利。笔者翻阅了不少上市公司购置不动产的案例后发现,除正常用于办公、生产、经营的用途外,不少房产的作用体现为业绩“强心剂”——在公司业绩下滑时出售,实现业绩扭亏、回笼资金甚至保壳,对主营业务的影响较为有限。并且,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尝到房价抬升带来的甜头时持续投入,热衷炒房从而荒废主业,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上市公司在业绩向好时用闲置资金购入房产坐等保值升值,还算说得过去,但金安国纪自今年以来业绩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净利润甚至同比下降94.65%。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还坚持购买非必要的别墅,难免让人怀疑其背后动机。 最后,要警惕购置房产成为大股东变相侵吞上市公司资产的一种方式。比如,大股东低价购买房产后,通过隐蔽的关联交易高价卖给上市公司;又或者上市公司高价购入房产,再以低价让大股东接盘,完成资产转移。 当然,上市公司并非不可以购置不动产。如果是以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扩大办公用地;或者为加强人才引进留存而购入员工公寓,相信就不会招致投资者或者公众的质疑。 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购置不动产的监管。比如,严格审查上市公司购置不动产的用途,对以投资、保值为目的的购买行为进行一定比例的限制;对拟投资的不动产类型,如别墅、商用写字楼等,以及交易的数量和投资额度进行一定的约束;同时,购置投资性房产时应和公司业绩挂钩,对于业绩下滑或者亏损企业,应限制其进行不动产投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人工智能商业应用如何了?李彦宏:自动驾驶领域进展最明显
- 经济日报:壮大赏花经济功夫在“花”外
- “假客服”利用退费实施诈骗,多家教培机构发布反诈声明
- 跨国公司加码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 补壹刀:台积电,正加速变成“美积电”?
- 传燕郊购房松绑!首套仅20%首付,二套30%?多个房产中介:属实!
- 小区封控当晚,他组建了一支18人的临时医疗队
- 重磅!《金融稳定法》草案出炉!相关管理部门酝酿已久,重点已划→
- 银宝山新拟不低于9.92亿征集新主 巨亏12.9亿负债率超90%财务承压
- 俄罗斯与亚美尼亚外长将于8日举行会谈
- 上海:累计排查在沪密接者112475人 均已落实管控
- 浙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病例323例 疫情起数有增多趋势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重庆万州15万亩血橙滞销 种植户急需大数据解困
- 牧原股份:3月生猪销售收入74.32亿元
- “放水养鱼” 助企纾困——看各地如何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 远洋集团获“2022年度中国房地产绿色建筑奖”
- 德国财政部长: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需要时间
- 教育部:中考不得超标命题 科学设置试卷难度
- 数字人民币23地试点同步推进 参与机构积极响应:新地区福利来袭+微信支付支持直连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