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惠保”将停售!承保机构北京人寿加入“北京普惠健康保”共保体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1日,北京保将北京北京保共保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京惠机构加入健康“北京京惠保”公众号已于近期发布公告称,停售“北京京惠保”保障将于11月30日到期并停售,承保历史保单的人寿后续服务仍将由“北京京惠保”公众号提供。 这意味着,普惠北京地区的北京保将北京北京保共保体“一城多保”模式将结束,原有的京惠机构加入健康两个惠民保产品将仅剩“北京普惠健康保”一款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停售“北京京惠保”是承保北京人寿、安盛天平保险公司共同推出的人寿一款面向北京市医保参保人群的惠民保产品,该产品自2020年10月首次推出,普惠首年投保人群超过150万人;2021年,北京保将北京北京保共保体第二年运营增加保障责任的京惠机构加入健康前提下,依然保持了79元的停售低价。截至今年10月宣布停售,该产品的完整运营承保周期仅持续了两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北京京惠保”即将到期并停售,但是北京人寿却并未放弃惠民保这一项目。据悉,作为“北京京惠保”的承保公司之一,北京人寿加入“北京普惠健康保”共保体,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已于11月1日上线。 从公开资料来看,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是由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导;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监督,保障方案紧密衔接基本医保;由中国人民保险、主承保,由泰康、保险、、北京人寿共同承保。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表的《“惠民保”模式向何处去——2022Q2中国保险业运行》(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政府推动型模式”、“医保部门推动型模式”这两种普惠性程度较高的两种惠民保模式已成为主流。与上述两种模式相对,行政部门不介入或介入程度较低的“非医保部门支持模式”、“纯商业运作模式”、“医保部门指导模式”三种惠民保模式,保费明显下降,参保率总体下降。 调研中指出,政府部门的参与可以“分享行政资源”,包括基层组织资源、政府信用背书、医保等数据资源、医保等支付资源,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商业健康保险领域公信力较低、覆盖面不足等方面问题,显著降低了惠民保的营销成本,从而成为惠民保摆脱“死亡螺旋”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政府和医保部门的参与度已经成为消费者投保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不过,这种模式也并非毫无瑕疵。《报告》认为,各界对于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的认识,仍然坚持的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二分法”,对介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的“保险+公益”“保险+准公益”等新业态,缺乏清晰的制度定位。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提升制度定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印尼电商,大厂泥潭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互有涨跌,铁矿石跌近3%,沪镍涨超1%
- A股注册制要来了!关键词是“全面”,主要完成“两个覆盖”,上市公司已做好准备
- 网易暴雪游戏开始退款 排队人数已超72万
- 被查2周年,逆风翻盘打造千亿光伏帝国!70岁“不倒翁”靳保芳与债务赛跑
- 中概股强劲走高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4% 百度涨超8%
- 国家队持仓曝光,10股获新进或增持,社保基金连续两年坚守6股
- 深夜突发!热搜爆了,B站发生了什么?
- 从事“电诈活动”或将记入信用记录
- 单月交付量环比下滑29% 理想汽车将再推新品L7
- 贝壳研究院:已有30城首套房贷利率低于4.1% 最低至3.7%
- 定调今年金融工作!央行发声
- 股市悲观时刻已经过去
- 3连阴!煤焦疲态尽显 后市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 时代天使上升4% 获兴证全球基金增持5.68万股
- 同仁堂国药早盘回暖 股价上升7%
- 昨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运输货物1102.2万吨
- 杨德龙:我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 把握结构性牛市行情机会
- 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7580万元 沪股通净买入5.3亿元
- 雷军:小米汽车完成冬测 进展超预期
- 搜索
-